第4部分(第3/4 頁)
到冉閔分毫,只好虛晃一招故意落個破綻,哪怕是兩敗俱傷也要拉冉閔下水。可惜冉閔卻不上當,任憑他如何誘敵,卻依舊採取守勢。
這樣下去……恐怕……
“啊——”
在李農漸漸心焦之時,冉閔趁著他招式用老,舊力已竭新未生之時,用長矛一下斬落了李農頭盔上的紅纓。李農自知只要這一矛微微向下半尺,去掉的就是自己的腦袋了,只得低頭認輸。
冉閔傲然站在他身前,嘴角掛起冷笑。
“好好好,閔兒果然神武過人!仲文只差閔兒半招,也是一身好武藝!”石虎見勢立即站起身來,高聲道,“兩位將軍都是我大趙的英雄人物,切不可為此傷了和氣。既然演武已過,今後還應互相扶持才好啊。至於這先鋒官之職……先鋒大印就還是授予閔兒,卻要委屈仲文做閔兒的副官可好?”
“副先鋒?”冉閔冷哼一聲,“既是陛下的意思,閔莫敢不從。”
李農臉色赤紅,也不知是剛才打鬥中血氣上行,還是被冉閔不屑的目光掃過心中羞惱。事已至此,雖不是他最想要的結果,卻也無可奈何。
李農一咬牙,單膝點地悶聲道:“末將領旨!”
“呵呵,好!”見此間事了,石虎轉身問身邊的隨從,“大和尚安在?”
他口中的大和尚指的是西域高僧佛圖澄。
佛圖澄九歲出家,密顯兼修,一身修為已入化境。他善誦神咒,能役使鬼神,不但能見千里之外之事,還能聽鈴聲預卜吉凶,更是有起死回生的神通。他七十九歲時輾轉來到長安,想要建寺廟弘揚佛法,卻因為連年戰亂未能如願。
後來佛圖澄從清水中變化出青蓮讓當時的趙國國君石勒信服,將他留在軍中參議大事。石虎篡權奪政後,對佛圖澄的崇敬不下於石勒,稱佛圖澄為“國之大寶”,命太子諸公在上朝之時扶佛圖澄上殿。兩旁侍衛高呼“大和尚至”,朝臣們聞聲必須恭敬站起,向其行禮。
此時石虎問起“大和尚”,是因為每次出征之時,佛圖澄都要到場吟誦經文,以求得勝凱旋。
一旁佛圖澄的弟子釋道安聽到皇帝詢問,趕忙躬身道:“回陛下的話,家師這兩日身體欠安,故而派弟子前來,代他為大軍祈福。”
石虎臉色微變。他知道佛圖澄認為漢人朝廷的氣數未盡,一向反對他南征晉朝,此時恐怕是故意不至。
氣數……
羯族之前在中原不過是充作漢人的奴僕雜役,誰又能知如今卻成了中原之主?這世間的事又豈是氣數二字能說得清的?
在這一點上大和尚卻是不如那個新來的僧人吳進了,石虎眯起眼睛想。
那吳進不但深諳佛理,對道術也頗有研究。他雖然也認為漢人的確氣數未盡,卻給自己出了個逆天改命的主意。他宣稱只要加倍奴役漢人,便能將他們的氣數轉到羯族身上。為此自己下令強行徵徵了鄴城附近各郡的男女十六萬餘人,在鄴城東面修建華美的林苑,還在林苑外圍起十里長牆,為此死去的漢人苦役不計其數。
如今這天下氣數已歸大趙,大和尚卻還是拘泥於過去,真是可嘆啊!
石虎雖然對佛圖澄有些微詞,但還是深信他的神通。他對著釋道安頷首道:“那便有勞了。”
釋道安連忙領命而去,帶領諸弟子唸誦起祈福的經文。
這一日,直到正午已過,大軍才向西南緩緩出發。
作者有話要說:週末滴福利,雙更神馬的(*^^*) 嘻嘻……
不要忘記留下你滴小爪印,感冒了的某銀繼續去床上裝死。
抓蟲完畢。
繼續抓蟲!
7
7、第 七 章 。。。
許是因為出發得晚了些,大軍第一日只走了二十里便就地安營紮寨了。
玲瓏覺得手腳已經俱不是自己的了。全身又是痠痛又是麻木,說不出的難受。他草草咬了幾口乾餅,胸口突然泛起一陣噁心,險些又將餅吐了出來。
胡六問他要不要喝些熱湯。玲瓏聞著帳外傳來的肉味更是難受不已,連忙擺手推辭。
“六哥,將軍現在哪裡,可要我前去侍候?”玲瓏飲了幾口涼水,才覺得略微好了一些,急忙問起冉閔所在。
“將軍正在和李將軍喝酒。”胡六皺眉道,“不過我看你還是早早歇了吧。明日一早拔營,我們走在大軍的最前面少說也要走上四十里,我怕你挺不住。”
玲瓏搖頭道:“我累得過頭了反而睡不著了,不如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