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部分(第1/4 頁)
江山朝堂用點心才是,若是單依這一點,如今的季公子怕是不能大用,但卻可以教授。所以,兒臣舉薦,父皇可以讓季公子到四書院,多多和各位大人學學才是。”這太子一句話,就讓在場所有人微微變色,這一句到四書院學習,便也就是認定了季承尚雖不是在三甲之列,但也讓他踏入仕途了。
四書院可不是容易近的地方,這一句話,就讓季承尚跨了一大步。
說什麼現在不堪大用,但言語讚賞之意卻是大大肯定了太子要留此人了。
這龍椅上的皇帝聽了太子的話後,微微點了點頭,挑眉繼續問道:“太子你說了這麼多,可還是沒有說這前三甲究竟是誰呢?莫要賣弄了,說來給朕聽聽。”
“父皇,其實您心中想必早就有人選了吧。”太子說著,仰頭眉頭展露笑意。接著沉聲說道:“京陵的古橋,徐州鍾邱傑,還有——位居幾次榜首的第一人的薛玉,這三人,文采過人,筆墨精煉,豪不拘泥的見解,讓兒臣驚豔,也讓兒臣敬佩的。若是選才選能,兒臣之見,當屬這三位。”
“呵呵,太子長大了,懂得舉才薦能,不過,為何這三人你卻不多言。”皇帝聽到太子直接說出了這三人,連忙問道。
“以兒臣的資歷,這三人怕是兒臣所不及的。是以自問還沒有到評論這三人的地步。”李政躬謙的說道。
“呵呵,真是長大了。”皇帝語重心長的說了這麼一句,接著朗聲道:“方才太子說的幾人,上前來吧。”
這季承尚在前面跪了這麼許久,額頭還隱隱生疼的,這時候聽到太子說到薛玉,心中又是一熱,暗想,這人的才華和光芒是掩不住的。三人中除了鍾邱傑外,這薛玉、古橋兩人和季承尚都是半熟不熟的。他心裡還在嘀咕的時候,被唸到名字幾個人都已經跪到了他傍邊,行了大禮之後,這皇帝又開口道:“太子,依你之見,這狀元、榜眼、探花究竟都是誰呢。”
“這……”
陡然聽到皇帝這麼一問,太子微微僵了一下,不明白自己父皇到底何以,眉頭一蹙,答道:“這三人文章各有風采,舉意各有所長,兒臣不敢妄下論斷。”這太子說完這句之後,沉默了一下子,那皇帝定定的看了幾眼眾人,接著緩緩的說道“都平身吧。”
這一句真是猶如赦令啊,這一大幫子的才子書生,是來考取功名的,這來了半天,天子就在眼前,可是隻能聞聲不得觀其容顏,更悲慘的是一直跪著聽皇帝和太子兩個人在打太極呢。
這時候皇帝說都起來,預示便都一個一個的迫不及待的站了起來。
總算等大殿都靜了下來之後,這皇帝,突然說道:“太子,你但說無妨。這三甲當如何排?”
這一句話,沉穩有力,剛正有形。隱隱有施加壓力的苗頭,這李政也不是小兒了,陡然聽到自己父皇這麼嚴肅的問自己,那定然是要向自己取意見的,更多的是想看看識人的能力吧。這麼一想,李政也收斂容顏,躬身行禮道:“回父皇,兒臣愚見,這探花郎應是古橋,榜眼為鍾邱傑,這狀元自是才滿京城的——薛玉!”
話才說完,底下人譁然了一聲,接著都緊張的等那皇帝的回答,這皇帝點頭大笑一聲,然後突然說道:“來人,著四書院擬旨。”說著瞟了一眼底下的傅少頃,接著說道:“照太子說的擬旨吧。餘下的,便照諸位愛卿呈上來的定吧”
一聲落下,這功名已定。
第六章 侍郎
更新時間2010…12…10 18:26:05 字數:3428
皇帝一聲令下,這功名錄已定。眾人跪拜,三呼萬歲。
待肅靜之後,這皇帝驀然說道:“太子,你的侍郎,想必心中有數了,說說是哪一個啊。”這皇帝突然問了這麼一句,李政正要接話,這皇帝話鋒又一轉,“這三甲如今也算朕的愛卿了,來,都挺起胸來來讓朕看看。”
這李政忽聽自己父皇又問了別人,連忙把一肚子的話又憋了回去。見問的正是三甲,遂微微側目看那幾個人的時候,待看清幾人樣貌後卻驀地僵住了。
這皇帝掃了一眼當下那三人,一個個都看過去之後,重重的點了點頭,然後問:“你們三人誰是誰,朕還分不清,都各自說一遍吧。”
這薛玉三人聞言,相互看了一眼,然後又一一拜過皇帝唸了自己的名字。
把這三個樣貌名字都記下來後,這皇帝隨後眯著眼笑道:“想不到諸位愛卿個個都是年紀輕輕,一表人才。看來這次三公主要找個駙馬,也就容易了,呵呵,朕可是急著要嫁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