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部分(第2/4 頁)
地輕柔,觸手如絲,若能讓前來集會的各方多看兩眼,那可就是再好沒有的了。”
於非“哦”了一聲,笑道:“那便與絲綢放在一起比比,評個……第一,閣下以為如何?”
眾人聞言都是一驚,這布商集會說來沒什麼稀奇,重中之重就是在這各家布匹的評比之上,各以顏色、質地、繡工等分為三等品,若能在這會上拔得頭籌,自然就是一年中最為暢銷的布料,若是再能得兩位大管事多寫幾筆,少不得就會被今上高看一二;但凡生意做得大的布行,沒有不想在這上頭爭先的。
王恩洲聽了也是一愣,再看向於非時笑得多少有些尷尬:“於先生說笑了……”
“說什麼笑?”於非卻是不滿,重重擱下手中茶盞,“既然想要來,必然就得爭個最好的,我不過也只能幫你入了複選前五,最後花落誰家可不歸我管。”
這前五也已經是極好的名頭了,王恩洲心中一喜,朝著於非就是一拱手:“多謝於先生!”
於非閒閒抬手一攔:“謝倒是不必……只是不知有什麼好處?”言罷,他又將面前眾人神色打量一遍,不緊不慢說道:“來找我的人實在多得很,你們尋到這裡來也不知是哪個多嘴的下人支了招……既是如此有些齷蹉事兒就不可在明處了,各位還請想些法子,讓我能不那麼燙手地接了東西……這事情自然就成了。只一點,這動作可得快些,我若沒了興致就不幹這事兒了。”他眉眼含笑,說起“齷蹉事兒”也是神態自若,並不見半點不好意思。
這話既然說開了,眾人神色也就輕鬆許多,略作客套寒暄後,於非笑著揮揮手道:“散了吧散了吧,我這還等著六博呢。”
眾人見他神色間已經多了幾分不耐,也不敢多說,紛紛告辭,陳鬱川卻留在後頭,等人散盡了,於非抬眼看他:“你怎麼還不走?”
陳鬱川神色淡淡,“博戲這東西在下略通一二,不知可否有幸與於先生對博?”
“有意思,”於非眯起眼睛笑了笑,“你姓甚名誰?”
“沈靖。”
於非站起身子,很是不注重儀態地伸了個懶腰,“來來來,你若是能陪我把這樓上的博戲玩個盡興,我便……啊對了,這位沈公子可也是想要在布料比試上贏個彩頭?或者見見兩位管事?”
陳鬱川嘴角微勾:“在下想與織造坊……談筆生意。”
於非霎時斂了笑容,一雙原本略顯輕浮的雙眼也收了飄忽不定的目光,定定地看著陳鬱川,對方一臉坦然,片刻後倒是於非先笑了:“若是你贏了我……可以。”
作者有話要說: 文中古代博戲參考六博,有改動。六博是中國古代漢族民間一種擲採行棋的博戲類遊戲,是很早期的兵種棋戲,被推論象棋類遊戲可能從六博演變而來。
☆、第 51 章
外皮煎得金黃脆亮肉餡生煎上撒了幾點翠綠的蔥花,光是聞一聞就能讓人食指大動,配著一碗熱氣騰騰的清湯——怎麼看都是在向人發出“請來吃我”的邀請吧?
“好香啊~”謝映廬深深地吸了一口氣,看著面前一盤剛出鍋的生煎露出了十分滿足的神色。也不知道他是想到了什麼,又皺了皺鼻子,“幸好哥哥不在。”
“哥哥不在?若是沈賢弟在,難道就不許你吃了?”
李瑜本是戲言,不曾想謝映廬聽完倒是認真點頭了:“對呀,哥哥一定會說不能多吃的……”
“小少爺,您的確是不能多吃的。”謝映廬話音未落,原本一直沉默地站在他身後的阿羅忽然笑眯眯地開口:“大少爺出門前就叮囑過了,讓我們看著您的。”
“鯉魚公子你看吧……”謝映廬喪氣地垮下了肩膀,“哥哥就算不在這裡,我也只能吃一點點。”
“沈賢弟這是關心你,小孩兒也的確不該吃得太撐。”李瑜笑著替他拿了個空碗放在面前,“沈小少爺當心,這生煎裡頭湯水多,可別燙著了。”
“我知道哥哥是為我好呀,我不會多吃的。”謝映廬笑眯眯地點了點頭,拿竹筷夾起一個生煎放在勺子裡,小心翼翼地咬了一口,果然如李瑜所說的是湯水四溢,偏甜的味道很得謝映廬的喜歡,他一口一口啃掉一個才抬頭看對面坐著的李瑜:“謝謝你請我吃這樣好吃的東西。”
李瑜笑著飲了一口湯:“這宣州城我來過了許多回,還知道很多好吃的,沈小少爺可要去?”
謝映廬眨了眨眼睛,面上稍微露出了一點兒猶豫的神色:“可是……我想去城裡頭的布料店看看……”
“你一個人去麼?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