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部分(第3/4 頁)
算。而為攻取化州,南越後方將士幾乎傾巢而出,棲霞關的兵力有限。這一來又多三分勝算。再說此次就算不能攻取棲霞關,我也有保全之策,大家不必擔憂。〃
坐在右下首的是威武將軍劉鑫,雖然向來與傅寧不和,但和南越此戰關係重大,他不得不擔心,說:〃深入敵軍腹地,就算奪取了棲霞關,也未必能堅守。。。。。。〃
傅寧笑:〃起碼能堅守數月,肖四海兩面受敵,要滅我,只怕沒那麼容易。〃
劉鑫皺了皺眉,說實話,他對傅寧攻打棲霞關之舉很不贊同,更對傅寧肓目樂觀的態度非常的憂慮。但在坐的將領大部分曾和傅寧共事,被傅寧指揮慣了,想他們和自己一樣執反對之詞是不可能的,不由地將眼光投向旁邊坐著的趙清身上,卻見他嘴旁噙著一絲冷笑,顯然認為傅寧此舉是自尋死路,正恨不得他去送死。眼神閃了閃,不再出言反對。
既然為首的幾位大將都沒有異議,傅寧又素有常勝之名,眾將對他多是信服,再無他話。傅寧站起,威嚴的目光掃過眾人,在楊興明臉上微微一頓,說:〃今晚就議到這裡吧。散會。〃
眾將站起,紛紛行禮退出。
楊興明單獨留了下來。
千重門(修改版)下 by 早早
傅寧背對他,負手站在案前,問:〃為什麼?〃
他這句話問得沒頭沒腦,但楊興明自然明白,心中起伏萬千,到嘴裡卻只淡淡一句:〃我本來就是五王子的人。〃
原來如此!一直以為楊興明是被日昭收買,才背叛了自己,卻沒料到他本來就是日昭的人!只是日昭那時才幾歲?十一歲,十二歲,仰或更小?才那麼點年紀,就有那麼深的城府,那麼厲害的手段。。。。。。傅寧心中直冒涼氣,聯想到日昭對他的態度行為,也不知什麼時候才能擺脫這個冤孽,更是心亂如麻,胡亂地擺了擺手,楊興明行禮退出,到門邊停下來,低聲說:〃將軍請保重。〃
傅寧背對他,沒有響應,隻手在背後搖了搖。楊興明看著他冷寞的背影,知道兩人再不復以往把臂同歡、對酒當歌的親密關係,暗咬了咬牙,大步走了出去。
※ ※ ※
之後,傅寧花了數天時間,在原駐軍抽出數十名身強體壯、懂南越和大順語言、熟悉地方的兵士,充進自己帶的三萬騎兵裡。再召集軍中高層將領,細細研討攻打棲霞關最合適的路線。這樣忙了幾天幾夜,終於確定了行軍路程:星夜從離化州城六十多公里的濟水險要處搭浮橋偷偷渡過濟水,然後沿山道悄悄潛往棲霞關。
這樣,傅寧在熟悉途徑的本地士兵的帶領下,率著用布包著馬蹄、勒著馬嘴的三萬多名騎兵出發了。軍隊悄無聲息地來到濟水邊上,利用早在幽京制好的牛皮風箏,由一百名腰中繫著粗韌繩索的敢死隊員作先頭部隊,趁著此時颳著的強勁東南風由這邊懸崖漂到對面較低的河岸上,倖存下來計程車兵快速地聚在一起,解下繩索,在對岸固定好,以夜嫋的叫聲為號。執繩子另一端的人接到訊息,便開始收緊手上的繩索,數百名搭橋的特別士兵一起動作,傾刻間便搭成十七座浮橋。
橋搭好,那些士兵迅速回歸本隊,傅寧作了個手勢,大軍開始渡河。每個士兵牽著自己的坐騎按順序快速而安靜地行動起來。除了沙沙的腳步聲外,不聞其它任何聲息。
劉日成緊跟在傅寧身邊,警惕地留意著周圍的動靜,默默地寧護著自己尊敬的統帥。他和齊真知等人因去年田獵送受傷的傅寧回去,傅寧大是感激,便將他們推薦去了軍隊,對他們極是關照。他是實心眼的人,也就一心一意跟了傅寧。
前面軍隊的行動突然一滯,劉日成看得清楚,橋中間的那個年輕士兵不小心往下看了眼,身子晃了晃,腳一滑,被身後的馬一撞,整個人向急湍的濟水墜了下去,他彷彿看見那張年輕的面孔上那驚懼絕望的表情,但。。。。。。那個年輕的生命,縱那麼絕望害怕,可直到整個人被激流吞沒,都沒有發出一點聲音。旁邊伸出去的手含淚收回來,隊伍迅速回復正常,仿如什麼也沒有發生。
劉日成覺得眼眶慢慢溼了,這是十四個,他們第十四個可敬可愛計程車兵犧牲了,卻不是死在敵人手裡,而是為了同胞們的順利行軍。不忍再看,他默默調轉視線,將眼光移到傅寧身上。傅寧立在懸崖邊,勒馬目視遠方,堅毅面容一如雕像。
三萬多人花了將近五個時辰,到凌晨終於全軍渡過濟水。收了浮橋,掩去痕跡,傅寧率軍馬不停蹄地繼續前進。一路上,傅寧心腸如鐵,凡遇著的村子、行人一律殺無赦。這樣快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