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部分(第3/4 頁)
他走上前,輪番深深看過二人的眼睛,忽然嘆了口氣,接著道:“……珍重!”
其中一人上前,伸手與他交握,低聲在他耳邊囑咐:“早日當上將軍,一展青雲之志!”
另一人則向他揖禮,說:“老死不相忘。”
霍去病抽手轉過身,看見治焯的營帳燃起一片大火。又過了一刻,守營士官才有人開口喊救火。
而此時,星月下,茫茫草原,他身後的馬蹄聲已經聽不見了。
作者有話要說:
☆、卷六十九 充耳前朝
“死了?”
功臣回朝,劉徹親自到長安城雍門迎接,不曾想他最想見的二人沒見到,卻迎來兩柄寶劍,一匹名叫玄目的黑色駿馬。
衛青雙目赤紅看著他:“回朝途中,夜裡駐營遇到一支匈奴殘部偷襲。輜重被點燃,郎中令治焯大人與衛尉關大人的營帳被殃及,等臣部趕去救援時,灰燼中……只剩……兩柄劍完好……”
劉徹震驚,胸口一痛,他狐疑地望向圍繞他的眾武將,人人臉上都是沉重之色。
“朕……朕不信!屍首呢?!”
水河間上前跪下,眼中滴下淚水:“盡已燒焦……臣仔細驗過……的確是……是……”他捉袖拭淚,“大體不堪夏日時氣,臣等已將二位大人就地掩埋……”
劉徹渾身顫抖,他前一夜還在未央觀月,揣度著今日該如何面對這兩名被冠上“蓄意謀反”罪名的臣子,而今卻聽到這兩個人慘死沙場。
“小火……小火……關靖……”
劉徹悲慟得說不完一句話。
當晚,他呆坐在非常室中,回想起自幼起,到這一年前幾人相處的一幕幕,眼眶刺痛。他叫過宦官,思索如果將治焯和關靖追為侯爵,該定什麼諡號。
手邊燈火映照下,案上是兩柄劍,一枚“撫軍大將軍”章。劉徹恍神地看著這些什物,忽然目光一凝,伸手拿過赤煬。
他回頭對常侍郎道:“傳剽姚校尉入宮。”
“去病,”青年剛入殿,劉徹便劈頭問道,“你親眼見過他二人的屍首了麼?”
霍去病一頓,點頭道:“慘不忍睹。”
“是麼?”劉徹朝他遞過赤煬,“關靖的玉呢?”
霍去病渾身一僵:“玉……微臣不曾見過……”
劉徹注視著他的神情,一字一句道:“如你們所說,他二人屍身燒焦,可知並未燒化。而今你們尋到他二人的劍、章,為何不見劍上的玉?就算絲繩燒斷,那枚玉是斷斷燒不化的。”
霍去病雙肩顫抖,視線下落望著席面,一個字都說不出來。
劉徹皺起眉頭,但看著這名年輕英俊,又所向披靡的臣子,他忽然不忍再追問。整件事思前想後,他走到殿前,望著天上的皎月,長嘆一聲。
“追封賜諡……呵呵……罷了,你且回吧!”
次日,他一一加封了所有戰中將勇。離奇的是,當初拒不出仕的柯袤,自請為獄吏,為張湯屬下在長安獄效命;而已出仕的郭渙,則請辭,聽聞依舊去做了遊俠。不久後,“河西遊俠郭公仲”仁愛義勇的美名,有幾度還傳到了他的耳朵裡。
關於治焯和關靖的事,朝中無人再提。
但劉徹卻有一種錯覺,覺得似乎那二人還在朝中,有時又感到那二人身處市井,“大街上晃盪”,下一刻就會出現,為他稟報在野探到的人風。
時光流逝如昔。第二年六月,太后王娡崩,劉徹倍感傷悲之時,也暗松一氣。之後好事來,匈奴之軍臣單于死了,左谷蠡王伊稚斜篡位得手,昔日的胡人太子於單,親自帶著一萬多人赴長安歸漢稱臣。於單的將領中,有一名入城後就不見了,聽說就是“阿斜兒”;
第三年冬,公孫弘因為頻頻獻大計,思慮廣宏,薛澤因病免官後,劉徹拜他為丞相。公孫弘一上位,便在宮中開始推行“五經博士”令,以選拔一技之長者為官員候補,為他儲備了大量人才;
第四年,就在劉徹在外攘匈奴,內設州郡的佈局忙碌中,不常想起治焯和關靖時,公孫弘舉薦了一名博士生給他。那名二十二歲的青年是宮中太史令的兒子,名叫司馬遷。
劉徹見青年眉清目秀,眼中閃爍如澗水般清靈的智慧,便問他:“聽聞你助你的父親司馬談編纂先前史籍,可有成冊?”
青年恭謹稱唯,呈上一冊,上書“撫軍將軍關都尉列傳”。劉徹展開看了看,便蹙眉道:“文采斐然,但這二人無頭無尾,不記也罷!”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