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部分(第3/4 頁)
早知道這樣……咳咳,其實也不是沒有收穫嘛,這不一路還是長了不少見識的說……
“公子正辦完事準備歸家,不知鬱姑娘……”
不等青衣男子說完,小丫頭抬起頭來,忽閃忽閃的大眼睛直勾勾地盯著青衣男子:“求帶!”
阿雲求帶求順路求千里送!
(好像哪裡不對……
第四章
“阿雲好久不見,近來可好?”
撩起馬車簾子竄進來的小丫頭動作極為輕巧,說話時還在馬車門口,“好”字落下時人就已經到了車內人的身邊。
用紅底白紋繡布繫於腦後的長髮在半空中劃過一道漂亮的弧線。
“我想,總該是比風餐露宿的阿晚來得好。”車內人輕輕一嘆,語含笑意。
小丫頭吐吐舌頭:“我可沒阿雲你說的那麼慘!”好歹也是被師父放心放出谷來了,她的野外生存能力值得肯定!
被喚為阿雲的是一個年約十七八歲,很秀氣,很斯文的少年,穿著雖然華麗,但卻不過火。
在那小丫頭竄到他身邊時,他正一手拿著一卷書細細品讀。
讓人奇怪的是,馬車車廂內光線本就昏暗,加之外頭天色已晚,又沒有點燈,他是如何做到在這等環境下讀書的?
少年面前的茶几上放著好些果脯糕點,用小碟子裝著,一旁還放著一壺茶。
小丫頭嗅了嗅,這個香味……“聞林茶①?”
少年微笑著放下手中書卷,從茶几盤裡拿出一個杯子,放到晚楓面前,然後拿起茶壺,一手握著壺把,一手扶壺蓋。
壺身一傾,細亮的茶湯自壺嘴中噴出,在空中劃出一道優美的弧線,準確地落在茶杯中。
斟了七分滿時,他扶正茶壺,放下:“我可不希望阿晚把海上那壺被糟蹋掉了的雨前龍井當成是我的茶藝。”
小丫頭端起茶杯,眉眼彎彎,笑如花開。
只是目光落在阿雲放在身側的書卷上時,亮如晨星的眸子裡閃過一絲不易察覺的黯淡。
事實上,在海上的時候,小丫頭已經隱約意識到,這裡恐怕不是她的世界了。
證據就在於阿雲書房裡的那二十三套史書。
晚楓平生愛好甚多,能夠隨時隨地進行的除了吃,大概就是看書了。被大船救上來沒多久,小丫頭滿船亂竄找吃的時候發現,船主人處竟有許許多多她見所未見聞所未聞的典籍書本,遂借閱抄書。
——順帶一提,一來二去的,她就這麼和船主人熟悉起來了,稱呼也從一開始的“公子”變成了現在的“阿雲”。
阿雲的書房藏書極多,據他說只是用於路途消遣故而比不得在家中的數量,依然讓小丫頭看得目不轉睛,隨身攜帶的抄書工具更是從來沒停下來過。花了好些天的功夫把阿雲書房裡的書籍全部抄了一遍放到自己的小書包裡之後,開始仔細閱讀的小丫頭髮現了不對勁。
首先,是年代。
阿雲書房裡講述正史的一共二十三套書,乃是歷代朝廷出力,大儒撰寫。
《史記》,西漢司馬遷著;《漢書》,東漢班固著;《後漢書》,南朝范曄著;《三國志》,西晉陳壽著;《晉書》,唐房玄齡等合力編著;《宋書》,梁代沈約著;《南齊書》,梁代蕭子顯著;《梁書》,《陳書》,唐姚思廉著;《魏書》,北齊魏收著;《北齊書》,唐李百藥著;《周書》,唐令狐德棻等著;《隋書》,唐魏徵等著;《南史》《北史》,唐李延壽著。
因空間有限,阿雲只帶出了這十五套正史中的一到兩三卷,並非全套全部。不過對於晚楓來說,根據現有的一兩卷比對自己曾經閱讀過的史書,可以肯定,這些正史與她在谷中所見,應當是毫無二樣。
但是接下來,就不對了。
《舊唐書》、《新唐書》……看到這兩套正史的時,晚楓險些以為是有人和她開玩笑。
但是問過阿雲後,他卻答《舊唐書》二百卷、《新唐書》二百二十五卷,而他帶出來的僅僅只是其中的五卷。
細細看過阿雲帶出來的那五卷書之後,她意識到,這不是玩笑。
——見微知著,即使只有五卷,晚楓也明白:這等大儒手筆,除非是長安城裡的那位聖人②召集天下群儒,否則決計不可能編纂得如此到位!
那個時候,她就已經開始懷疑,自己是否是到了後世,而且是……大唐早已成為史書上一筆的遙遠後世。
真正給予致命一擊的,卻是酈道元的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