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部分(第2/4 頁)
說,他將在8月30日到31日發動進攻。9月1號,隆美爾的進攻開始了,蒙哥馬利早就嚴陣以待。他先在隆美爾進攻的路上設定了一個雷區,當德國的工兵進入雷區清掃的時候,英國的飛機開始出動了。英國空軍在沙漠上空投下了照明彈,就像舞臺上的聚光燈一樣把隆美爾的裝甲部隊照得一覽無遺,緊接著就是無數的炸彈傾瀉而下。
9月3日的早上,隆美爾來到戰場上視察,看到遍地是被燒燬的德國戰車。在沒有補給的情況之下,隆美爾只有後撤。不過這位軍事天才在給養不足的情況下,率領著不到10萬人一直與70多萬英國軍隊進行周旋,想引誘英國的裝甲兵進入自己的射程之內。但是久經戰火考驗的蒙哥馬利巋然不動,隆美爾只好無奈地退回到自己的陣地。
這場戰役結束了,英國僅用了小部分裝甲車部隊參加戰鬥,死傷1000多人,損失了80多輛坦克以及18門大炮。隆美爾的損失則慘不忍睹,傷亡4000多人,損失了50輛坦克和20門大炮。
後來,美國的艾森豪威爾司令對秘密情報局局長孟席斯說,他對英國秘密情報局的工作表示欽佩,對情報工作人員表示致敬。那些秘密情報工作已經大大簡化了指揮官的任務,並且拯救了成千上萬人的生命。
第十七章 “超級機密”的成功與代價
二戰後期,德國人非常有希望造出原子彈,如果那樣的話,今天的歷史將可能是另外一種景象。英國的秘密情報局和挪威的情報部門派出11名勇士歷經千難萬險終於炸燬了德國的重水工廠,才使得德國的原子彈夢想破滅,又一次挽救了人類。
1941年10月的一天,孟席斯收到來自瑞士的情報員的一份絕密電報:德國人正在研製原子彈。孟席斯看完電報十分吃驚,他沒有想到德國人這麼快就將原子核分裂的試驗成果用於製造原子彈,一旦原子彈研製成功,首先受害的將是英國。他立即召見挪威流亡政府的情報局長利夫·特隆斯塔德。
孟席斯將電報給特隆斯塔德看了之後問他有什麼高見。
特隆斯塔德沒有馬上回答孟席斯的問題,他也早就聽手下人報告說德國人正在秘密研製原子彈,前不久德國人還向挪威諾爾斯克·海多羅電氣化學工廠訂購氧化重水。
沉默了一會兒,特隆斯塔德反問孟席斯:“你知道製取軸235過程最重要的減速劑是什麼嗎?”
“重水。”孟席斯毫不遲疑地回答。
“對,我手下的情報人員報告,世界上生產重水的工廠極少,盟國沒有生產足夠重水的能力,要想大規模生產重水,至少需要一年半以上的時間。所以即使盟國現在研製原子彈,速度也要晚於德國。”特隆斯塔德看了一眼孟席斯接著說,“挪威南部的一家重水工廠是德國的唯一的重水來源,炸燬這家工廠是破壞德國人原子彈計劃的最好辦法。”
孟席斯提出能否用低空轟炸的方式炸燬重水工廠,特隆斯塔德說處於崇山峻嶺中的工廠很難發現,無法用飛機低空轟炸,唯一的辦法就是派突擊隊。
孟席斯聽取了他的意見,之後迅速組建人員進行訓練,準備執行這項特殊的任務。一個代號“山貓”、名叫史吉納蘭德的西歐人先期潛回挪威獲取有關工廠的情報,他很快便弄到了許多有關德軍和重水工廠的情報。
孟席斯有過無數次向歐洲大陸派遣敢死隊的經驗,但是向挪威派遣敢死隊還是第一次。斯堪的納維亞山脈橫貫挪威全境,這裡的每一座山都充滿了危險,惡劣的氣候更是讓人難以忍受。孟席斯和特隆斯塔德聯合制定了代號“飛燕”的攻擊爆破計劃。
這支由英、挪兩國情報人員組成的突擊隊飛抵工廠上空時,因天氣惡劣,兩次跳傘都沒有成功。1942年10月中旬的一個夜晚,4名“燕子”第三次登機。他們在距工廠160公里的一座山谷空投,很順利,但是當他們把散落各地的裝備器材找齊卻用了兩天。在以後的半個月時間裡,他們把裝備搬到預定地點,並與史吉納蘭德取得了聯絡,通知突擊隊分乘兩架由轟炸機牽引的滑翔機向工廠飛去,然而沒想到情況突然發生了變化,重水工廠已成為兵營,突擊隊全部遇難。
孟席斯只好放棄了使用滑翔機計劃,又制定了更周密的聲東擊西計劃:先派人去炸德國人新建的水電站,再派突擊隊去炸工廠。
要炸的水電站是重水工廠生產的關鍵,由於大量的德軍被派去防守,只留下少量德軍防守重水工廠,突擊隊員終於炸燬了德國生產原子彈的關鍵重水工廠。
派去炸燬重水工廠的10名挪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