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部分(第1/4 頁)
大的建築物裡,奢侈成性的東羅馬人過著花天酒地生活,縱情享樂,肆意揮霍從敘利亞人那兒搜刮來的財富,卡立德眼裡射出冷竣的光,他發誓要從東羅馬人手裡奪回這座城市。他相信他是能夠達到這個目的的。
他的身後,是上萬名阿拉伯穆斯林戰士,他們騎著驃健的阿拉伯馬,裹著寬大的白色頭巾,手持著利劍和長矛,躍躍欲試地等待著攻擊的命令。
卡立德揮著利劍說:“東羅馬人是真主安拉的叛逆,他們欺壓阿拉伯人和敘利亞人,我們要消滅他們,拯救苦難中的兄弟!”士兵們跟著高呼:“消滅異教徒,拯救苦難兄弟!”然後開始攻城。
大馬士革城經過東羅馬人苦心經營,城牆全是用巨石壘成,有一丈多厚。
牆頭建有炮眼和箭垛,守城兵躲在炮眼和箭垛後往外發飽和射箭,把阿拉伯人阻擋在護城河外。卡立德意識到強攻不是個辦法,便將大馬上革城圍個水洩不通,等城裡糧盡彈絕後,再攻城。
圍城圍了6 個月,大馬士革城內一片混亂,城裡的敘利亞人跑到基督教堂去找大主教訴苦。有的說:“主教大人,快想想辦法吧,我們家裡已斷了10 天糧了,看門的狗也宰吃了,地裡的老鼠也逮來吃了,老人和孩子餓死了好多,再這樣下去,不消十天半月,全城男女都要變成餓死鬼啦!”有的說:
“主教大人,羅馬皇帝對我們橫徵暴斂,捐稅多得不得了,還要抓丁、徵糧,我們實在活不下去了,倒不如讓阿拉伯人進城來好哇!”有的說:“阿拉伯人在城下高呼,消滅東羅馬人,拯救苦難兄弟,他們把我們當作兄弟,主教大人,你去跟他們說說,我們歡迎他們進城!”
城外,阿拉伯人像鐵桶似圍著,城內,糧食匱乏,人心浮動。大主教覺得要使大馬士革免於毀滅,唯一的出路是順應民意,歸順阿拉伯人。第二天,他站在大馬士革城頭,向阿拉伯軍隊喊話,要卡立德面談。
卡立德來到城門前。
大主教在城門前大聲說:“卡立德將軍,你贏了,我們締結一個和約吧!”
卡立德在城上也大聲說:“好吧,你拿紙筆來,由我起草和約。”
大主教擲下紙筆,卡立德抓起筆,將紙鋪在駝峰上,唰唰一揮而就,寫畢,將線捲了拋上城頭。大主教展紙一看,上面寫著:“我奉真主安拉的旨意,前來拯救你們。我答應全體大馬士革居民:進城後,一定保護你們的生命和財產,教堂和城牆也全部保留。穆斯林決不住進你們的房屋。只要你們順從,繳納人頭稅,就一定會太平無事,安居樂業,過好日子!”信尾的署名是:“安拉之劍”。
大主教很滿意,這和約的條件十分寬大,而且,卡立德在和約裡說,人頭稅全年每人只要繳一個第納爾和一袋小麥,比羅馬皇帝的捐稅要少得多。
城裡的敘利亞人高興得奔走相告,都願意和阿拉伯人講和。
夜裡,大主教派人開啟了城門。卡立德率領著騎兵浩浩蕩蕩地開進了大馬士革。城裡的東羅馬士兵見大勢已去,沒作抵抗,全部投降。鑑於他們自動放下武器,卡立德沒有為難他們,放他們出城走了。
卡立德在城裡的空曠處搭起營帳,宣佈紀律,不準私自闖入民居,違者斬首。他們將榔棗、駝肉和奶送給窮苦居民。卡立德率衛兵進入了東羅馬軍官的官邸,官邸里豪華的裝飾,跟阿拉伯半島泥土築成的陋室形成尖銳的對比。卡立德指著滿屋閃閃發亮的金銀器物,說:“東羅馬異教徒太奢侈了,咱們偉大的哈里發歐麥爾,他住泥巴壘成的房子,只有一件衣衫,在用椰棗葉子鋪成的床上睡覺!”他下令將所有的金銀器物,裝在口袋裡運回阿拉伯本土。他認為這並沒違犯和約裡保護居民財產的條文,因為這些金銀器物,是該死的東羅馬異教徒的贓物。
敘利亞土地肥沃,物產豐富,東羅馬皇帝希拉剋略不甘心這塊肥肉落在阿拉伯人手裡,他調了20 萬軍隊,由他弟弟率領,向大馬士革撲來。卡立德見敵軍人多勢眾,就主動撤出大馬上革城。卡立德對城裡的居民說:“東羅馬人打過來了,我們得離城和他們作戰,沒時間來保護你們了,我很慚愧,所以把人頭稅發還給你們,你們自己去想辦法吧!”居民們一致說:“我們信奉真主,我們喜歡穆斯林,我們再也不能容忍羅馬皇帝欺壓了。你們放心走吧,我們關上城門,決不讓羅馬人進來!”許多年輕的敘利亞人,自動拿起武器,跟隨卡立德一起作戰。
卡立德率領2.4 萬名戰士,集合在約旦河的交流雅爾穆克河畔。東羅馬軍隊尾隨而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