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部分(第4/4 頁)
伍子胥說,“我明白了,攻打楚國,以伐謀和伐交為主,輔之以伐兵,對麼?”
吳王也來了興趣,問:“這伐謀和伐交,到底該如何做呢?”
孫武說:“削弱敵人有許多方法。比如,我雖強,但故意偽裝成弱小,使敵人輕視我,喪失對我的警惕。再比如,利用奸細離間敵人的重要大臣,使之窩裡鬥。這些辦法都屬於伐謀策略!”
伍子胥連稱這手段高明,他又問孫武:“伐交當如何做呢?”
孫武說:“說具體的吧,現在,楚國與唐、蔡兩個小國結成同盟,如果我們攻楚,唐、蔡二國一定會出兵幫忙,和我作對。所以,我們要使用外交手段拉攏唐、蔡二國,這就是伐交之策。一旦唐、蔡二國保持中立或反過來幫我國去攻打楚國,楚王就招架不住了!”
吳王和伍子胥連聲稱好,佩服孫武的智慧和深謀遠略,決定依計而行。
再說楚昭王風聞吳王拜孫武為大將,厲兵秣馬要對楚國用兵,不禁優心忡忡。有一天夜裡。楚王做了許多惡夢,清晨起來,頭暈乎乎的。他覺得眼皮發澀,便走到窗前的茶几上,準備取銅鏡照照臉。忽然,他發現有一把劍壓在銅鏡上,楚王拿起劍一看,劍刀在晨光裡散發出藍色的毫光,是把好劍。
這劍不是楚王平日佩帶的那把,那把劍還掛在牆上。和這把劍相比,楚王那把佩劍柏形見絀。這劍是誰放在這裡的呢?楚王感到十分奇怪,召集侍女查問,竟然無人知曉。楚王很不安,召來右令尹囊瓦議論此事。
囊瓦拍馬屁說:“一定是大王治國有方,道德高尚,感動了上天,派神仙送給了大王這把寶劍。不然,後宮森嚴,連只鳥都飛不進來,有誰能進入大王臥室呢!”
楚王聽了很高興,將這把寶劍收藏了起來。
不久,楚國首都來了一個自稱名叫風胡的鍛冶匠。風胡是越國人,不僅以鍛制好劍而名聞天下,而且還能識別各種名劍。楚國許多對劍有興趣的人,都請風胡鑑定寶劍。不論什麼劍,風胡只要看一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