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部分(第1/4 頁)
他跺著腳,哭啊,喊啊,哭聲揪著每個人的心,不少人也跟著啜泣起來。
戚繼光再三安慰,他還是不停地哭。
戚繼光輝劍往海上一指:“別哭了,倭寇已經到了眼皮底下了,我們只有狠狠地打,把這夥強盜趕回大海去!”
士兵們個個摩拳擦掌地喊著:
“殺盡倭寇!”
“為父兄報仇!”
戚繼光看大家的情緒被鼓動起來了,又大聲道:“以往作戰我們是以多勝少,今天卻是以少敵眾,還有不少兄弟剛剛入伍不久,我只要求大家做好三件事,第一不要爭割倭寇的首級!二不要貪戀敵人的輜重,三不要輕易殺害脅從。如果打敗了敵人,繳獲的一切戰利品全賞賜給大家,如果敵人還沒打敗,都爭著去槍財物,那就別怪我無情!”
將士們紛紛應道:“放心吧,一切聽從大帥的指揮!”“我們不會給大帥丟臉的!”
船上的倭寇見海岸上刀槍林立,旌旗招展,大吃一驚。他們不敢從正面登陸,偷偷地繞道從另一處爬了上來。戚繼光早有所料,派兵從小路包抄過去,他命令士兵們每人手執松枝一束,偽裝成一片松林,在山林邊埋伏下來。
倭寇的船泊岸了,他們爭先恐後地往岸上爬,戈矛閃閃,你推我擁,長蛇般的隊伍透逸行進,長達數里。隱蔽在坡上計程車兵們一動也不動,遠遠望去,看不見一個人影,只見漫山青松,鬱鬱蔥蔥。
獨眼龍吉野三郎也來了,這些倭寇都是他領來的。他四下一看,見沒什麼動靜,便吆喝著叫大隊伍往前進發。等倭寇的隊伍過了一半,山崖後傳來一陣海螺聲,隱蔽計程車兵們一起丟下松枝,居高臨下地發起了進攻:傾刻間,喊殺聲、火炮聲,刀槍的撞突聲震撼山谷;倭寇見中了埋伏,一個個嗷嗷怪叫,拼死應戰。
緊接著,戚繼光把令旗一舉,把隊伍排列成前後左右都能應戰的“鴛鴦陣”,雖然這些新兵對“鴛鴦陣”還不大熟悉,但這已足使倭寇望而生畏,敵人的陣勢頓時大亂,紛紛四散逃命。
戚繼光見敵軍漬散,便將事先做好的白旗往山上一擂,叫 部下高喊:“有投奔旗下者,可免一死!”
隨著這一聲呼叫,數百名倭寇奔得旗下,丟下武器,請求饒命。吉野三郎離開隊伍,踐跌撞撞地往前跑,一頭栽進山谷,被亂石砸死。
二千多名倭寇,很快就被殲滅。
台州百姓聽說戚繼光又打了個大勝仗,便敲鑼打鼓迎到二十里外,來不及做匾,竟把誰家新娘準備辦喜事用的紅綢用竹片撐了過來,那斗大的“囍”
字在夕陽下閃閃發光。
這以後,戚繼光又帶領新兵在福建、廣東打了幾個大勝仗,把倭寇打得焦頭爛額,聞風喪膽。就連日本島上的人一提起戚繼光都把舌頭直伸:“戚家軍,了不起!了不起!”後來,倭寇很少再到中國沿海來逞強了。
(林森)
朱仙鎮大捷
闖王李自成親率數十萬人馬,在中原大地上浩浩蕩蕩地向開封進發。豔紅的太陽照著繡有“闖”字的帥旗,獵獵招颭。其時是明崇禎十五年(公元1642 年)5 月1 日。
大軍行至開封城西南的朱仙鎮,已是黃昏,李自成便令部隊在鎮郊紮營。
闖王正騎著馬在察看各部安營時,忽有巡哨官來報:“明將左良玉和丁啟睿、楊文嶽三支人馬已奉旨兼程北上援救開封。”
闖王哈哈大笑說:“來得正好。”
次日,闖王將老營移至閻家寨,其餘各路人馬四面圍住開封,並撥出大批人力槍割地主的麥子,以備軍糧,賑濟貧民。
且說左良玉率十餘萬人馬、丁啟睿、楊文嶽率五萬人馬,雖是奉旨兼程北上,其實行動並不迅速,因為他們知道李自成不是好對付的,行軍十餘日,才接近朱仙鎮。
這一天後半夜,左良玉提刀縱馬率兵攻入朱仙鎮南門,丁啟睿、楊文嶽攻入東門。因鎮中並無多少守軍,左良玉就輕易地佔據了鎮中嶽王廟。此時,闖王派出的由李過率領的三千騎兵也恰從西門突入朱仙鎮,與丁啟睿、楊文嶽的人馬在鎮中窄路相逢,便混戰起來。丁、楊二人的軍隊火器甚多,李過的騎兵在衚衕中不便馳騁,漸漸支援不住。正在緊急之際,左良玉的大隊人馬又從四面圍來,把李過圍在核心,左衝右突不能脫困,李過面部還中了一箭。只聽明軍喊聲震天,李過心慌,但仍拼死惡戰。明軍不敢近前,只用弓箭和火器遠遠地射擊,李過計程車兵伏在斷垣殘壁間抵抗。
到天剛破曉時,闖王手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