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4部分(第2/4 頁)
教訓,她就不叫沐如錦!
三皇子臉色更綠了,無奈道:“我確實曾應你放棄她的性命,將之交給你來處置。只是,此時我若如此做了,就等同於承認了皇家所做所為是錯,這讓皇家名譽掃地之事我如何能做?若真如此做了,豈不成了眾矢之的?”
沐如錦卻不慌不忙道:“就如我方才所言,皇室早已聲名掃地,此事怨你父皇。”
見三皇子欲要出聲辯駁。沐如錦繼續道:“人說民為重,君為輕。民為水,君為舟,水可載舟亦可覆舟。皇家統御天下,凌駕於百姓之上,享無上尊榮,握生殺大權。本該為民做出榜樣,方能要民以之為鏡,以正自身。只是,皇帝貪婪無端,輕起民怨,致使百姓對朝廷不滿,對皇家不滿。根基已壞,再如何修補。終究回不到最初。”
三皇子陷入沉思。沐如錦的這些話給了他很深的感觸。
“百姓既已對朝廷失望,你再是如何遮掩都毫無用處,相反,只會讓人心越來越遠,越發不可用。與其如此,何不破而後立?”沐如錦已經替劉麒凌想好了退路。她之所以算計這麼多,無非是要跟以後的朝廷打好關係,而不是輕啟戰端。
“破而後立?”劉麒凌一臉的沉思。卻不明白沐如錦話說所指是何意。
“不錯,破而後立。既朝廷已叫百姓失望,再做掩飾絕非聰明之法。那不如就乾乾脆脆大大方方承認自身過失,嚴懲害群之馬。平反冤屈之魂,且以一個高位者罪己天下,與民致歉。”沐如錦不知從何處掏出兩枚黑白棋子,同時自桌面推到三皇子面前。
“什麼?罪己?”劉麒凌驚訝不已。他雖與皇帝所想所做不同,但畢竟是顯赫出身,身份尊貴。要他與民致歉不是不可,只是他卻從未往這個方向去想。
但凡出身不凡者,自小養在溫室,花嬌肉貴,同時也多多少少會有性子高傲的毛病。若非三皇子自小在宮中並不受寵,也嚐盡世間冷暖,恐怕聽了沐如錦此言會直接甩手而去。
可是,劉麒凌卻難得的沉默了起來,而後作思考之狀。
沐如錦見劉麒凌被稍稍打動,立刻趁勝追擊,道:“自古以來,天災人禍,戰端四起,民怨沸騰之時,往往皇帝一道罪己詔就能平息民憤。此事足以見得,百姓所求其實甚少,無非國泰民安,無非家庭和睦,無非活得下去。此前幾年,你父皇與太子做下許多齷齪腌臢之事,經楚王別有用心外傳,以致朝廷名聲降入低點。但這些骯髒之事與你無干。你不過是一個普普通通的皇子,自小在宮中不受寵愛,地位尷尬,眼見你母妃過得不如意,心中焦灼至極,卻無能為力。因為你不受父皇寵愛,母族又不強盛,所以吃盡苦頭,知道吃不飽飯的滋味,更明白任人踩在腳下的屈辱與不甘。你愛憎分明,能判恩怨曲直,對就是對,錯就是錯。正因為幼時經歷,所以你才一直勉勵自己,不可走彎路,要憑一身本事一雙手讓母妃過上面帶笑顏的好日子,所以,時光飛逝,你還是長成了這樣一個嫉惡如仇卻並不迂腐的好少年。”
“你知你父皇錯事頗多,可為人子者,不可說父母的不是,但有錯不認,何以對得起天地良心?又如何對得起民眾信任?故而,你發罪己書昭告天下,承認錯事,將一切都推在自己身上,代父代兄受過。而事實上,皇帝大錯鑄成之時,你還年幼,無權無勢,任誰也不會懷疑這些事情是你所為。相反,你還會在民眾心中留下孝悌之名,勇於承擔錯事一事也十分親民,多半會得到百姓支援。”
“至於劉萱萱此事,大張旗鼓處理便是,只要逍遙侯府肯鬆口作原諒姿態,我也宣告既往不咎,一切事情也就都平息了,最後所要付出的,不過是劉萱萱一命而已。而你,或許會失去一些臣子的支援,但卻會贏得無盡民心。同時,逍遙侯府、鎮國侯府、徐國公府等等這些手中握著錢財兵權的重要人物依舊站在你身邊,你又怕些什麼?”
沐如錦話音未落,劉麒凌便一臉愕然的看著沐如錦,彷彿被驚呆一般。他沒有想到,沐如錦竟然在瞬間就給他編出了這麼一個精彩萬分的故事。
他自己的事自己最清楚。他從小確實不怎麼受寵,但卻也絕不至於到餓肚子的地步。可是這一切又有什麼關係呢?反正百姓也沒有親眼所見,如何說道還不是他自己說了算的?
三皇子細細推敲沐如錦方才所言,發現此事確實大有可為。罪己雖會損失顏面,但卻能收盡人心。特別是在如今朝廷遭遇信任危機的時刻,此法子或許會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見三皇子在認真思考自己所言。沐如錦又丟擲一個重磅炸彈,道:“若你同意,我便再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