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部分(第2/4 頁)
我瞧不上,如今更瞧不上。”
薛雲上慢慢直起身來,面上到底還是恭敬的樣子,“若皇子殿下還要發作襄王府上下的,臣等自然無力可挽的。只是殿下這般行事做派,沒得讓人寒心了。”
聞言,熙皇子才要說話,就聽薛雲上又道:“這還是其次。殿下可知因黃昭儀之事,皇上對殿下的行事應對,已生失望。殿下再如此任意妄為,當真可好?”
熙皇子聽了越發不以為然了,還有持無恐道:“本皇子行事上雖有敗筆,但再有不是,父皇也會教導。到底父皇只有我這麼一個皇子,那裡會有隔夜仇的。”
薛雲上搖起頭來,還是那畢恭畢敬的樣子,但聲音卻輕了不少,道:“殿下這般有恃無恐,不就憑皇上膝下不過是隻殿下一人的。可皇上如今正春秋鼎盛,再得皇嗣也不過是遲早的事兒。只怕殿下還不知吧。”
熙皇子道:“什麼?”
薛雲上道:“御醫似乎已確診,那位杜才人懷的正是皇子。殿下可以不在乎如今皇上對你的失望,可今後若是皇上對殿下失望多了,也並非只有殿下是皇上可教導,成就大業的。”
聽罷,熙皇子的倨傲立時添了驚詫,“你……你那裡聽說的?”
薛雲上道:“方才臣進去面聖時,親耳聽聞皇上賞了太醫院劉院判,便問了一句了。”
熙皇子頓時緊緊抿起嘴角來。
這時,宋志來從裡頭出來,對熙皇子恭敬道:“皇上有請,殿下還是趕緊進去吧。”
熙皇子瞥了眼宋志來,又瞪了瞪薛雲上,才要舉步,就聽薛雲上又道:“事到如今,殿下還是趕緊閉門思過,越委屈的越好,反正事故過錯大多到底不在殿下身上。唯有如此皇上才會越發對殿下心生舔犢之情,再不計較殿下的那點子過錯。”
說畢,薛雲上便踅身去了。
熙皇子覷著眼看薛雲上遠去,宋志來只得過來又催促了一番,熙皇子這才進去面聖了。
至於熙皇子會不會聽他的,薛雲上便再不去理會。
成了,也不過是薛雲上再賣皇上一個好,熙皇子再傲也得記他一份情了。
熙皇子不聽的,薛雲上也沒什麼損失,熙皇子反倒還要忙於應對怎麼挽回皇上對他期許,再顧不上別的了。
這熙皇子雖傲氣,但事關己身了,還是會聽勸的。
進去後,熙皇子就先認了錯,出了宮真就閉門思過了。
對於這個從小便傲氣得很的兒子,皇上還是知道的,所以在並無大錯時,兒子可是少有低頭認錯的。
今兒卻一改常態了,皇上自然奇怪,問道:“可是方才外頭誰和熙兒說什麼了?”
宋志來想了想道:“啟稟皇上,也沒誰,就是三公子和殿下說話了。”
皇上笑道:“可見就是他給熙兒支招了。這才是血緣的兄弟,不比外頭那些亂七八糟,八竿子打不著的外戚好的?”?
☆、第 118 章
? “且,熙兒同安哥兒還是從小便在南書房的情分,熙兒怎麼就只看重那些不著四六的玩意兒?”皇上一面說,一面搖頭。
這話皇帝說得,宋志來聽了卻說不得的,故而只低頭聽說,不敢有半字出口的。
又說薛雲上。
薛雲上出了宮,回到小衙門,就見大爺不陰不陽地笑著,在堂上等著他。
一看便知大爺要有酸話了。
只是大爺心裡如何作想的,薛雲上倒是不在意,可到底襄郡王相托了,他做兒子的家去還是有些說法才好。
所以不待大爺把那些個歪聲喪氣說出口來,薛雲上便道:“大哥來得正好,你代我將玉桂兒那姐姐送進宮去。”
大爺一怔,那些個陰陽怪調便都留在了嗓子眼上了,好半日才嚥了下去,驚詫道:“她可是要緊人犯,把她送進宮去,這案子還怎麼查辦?”
薛雲上道:“她當日在順天府前鬧的動靜不小,多少人都知道了的。到底事關熙皇子的清白,皇上想要親自問一回也是有的。只管往宮裡送她就是了。”
大爺還想說什麼,但又一想,把若他把人送進宮去了,不愁見不到皇上。
那時御前答對,還不是憑他說什麼是什麼的,於是大爺趕緊答應了。
為防皇上問起,卻一問三不知的,大爺在路上時,自然也簡單審問了幾句。
到了宮門口,果然就有一隊人在等著大爺了。
為首的不是別人,正是承恩候。
那裡人犯也交接清楚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