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部分(第3/4 頁)
不算壞,師父不用想的太複雜,我覺得他只是為報恩而已。”
李寄評論姜九黎的時候眼神很平靜,沒有不尋常的感情,她對待姜九黎的態度就像對待其他萍水相逢之人一般,沒有偏見,也沒有另眼相待,這樣孫小沫鬆了口氣之餘不免有幾分嘆息,李寄這個心態保持下去,一定會有大造化的。
很早以前她就知道,這個女孩不是池中之物,事實證明果然如此,兩百多年的時間她越來越成熟穩重,但心志仍然堅定如初,從未有任何事情能令她動搖過。
一切的擔心都是多餘的。
下午孫小沫找藉口在村落裡走動,想帶楊戩去看一看凜,村民十分淳樸真誠,孫小沫是巫祝親自接待的客人,就是整個村子的客人,而孫小沫會講巴族人的語言這一點更是令眾人心生好感,一路走來不少熱情洋溢的村民請她到家裡歇一歇腳,用家中最好的食物、釀造的清酒來招待她,孫小沫懷中的禮物都堆滿了,但村民熱情不減,孫小沫招架不住,找了個機會連忙鑽進了一條幽靜狹窄的小道上,把禮物一股腦的塞到乾坤袋裡。
腰身上的絲絛自動解開,從孫小沫身上脫落。
楊戩化作人形,手掌慢慢攤開,一顆晶瑩剔透色澤美麗的紅色石頭散發著瑩瑩微光,靜靜的懸浮在他的手掌上方,楊戩抬起頭,望著小路前方,沉聲道:“就在前面。”
他合上手掌,把鳳凰之心緊緊握住,變作一隻小巧玲瓏的相思鳥,繞著孫小沫腦袋飛了一圈,引著她往前走。
過了這條長長的小路,忽然又有了人聲,有一家不知發生了什麼,眾人吵吵嚷嚷的聚集在門外,凜在,織女也在,相思鳥撲楞著翅膀飛回來,繞到孫小沫的脖子後面,圓滾滾、熱乎乎的小身體落在她的衣領中。
孫小沫聽到楊戩的聲音從脖子後面傳入耳中:“這地方沒有相思鳥,他們見到了一定會懷疑的,我先躲在這裡,小沫,你過去看看發生了什麼。”
孫小沫:“……”
她表情麻木的走過去,大夥好像遇到了麻煩事,人人臉上都露出了擔憂、焦急的神色,沒有人注意從後面走過來的孫小沫,楊戩輕聲道:“就是他。”
孫小沫往凜那邊看了一眼。
她分神聽著眾人的談話,好像是有好幾個人出門一直沒回來,更具體的就沒有了,因為大部分人都在擔心沒回來的幾個人出事了,一名紅著眼睛的少女忽然推了織女一把,大聲說道:
“都是你!我已經告訴大家不能相信那兩個陌生人,你偏不聽,偏要去信他們,哥哥如果出了事,我恨死你!”
她擦了擦眼淚,一臉倔強轉過身,推開眾人,嘴上說道,“我不管,我要去找哥哥!”大家哪裡能讓她一個人去,連忙拉住她好言相勸,一名婦人勸道,“阿良,你冷靜些,他們還抬著一個人呢,路上說不定遇到什麼事給耽擱了,再等等,再等等啊,要是太陽落山的時候他們還不回來,我們就告訴巫師,請大傢伙幫忙一起進山找。”
阿青哭道:“一大早就去了,不是說就在大山山腳下嗎?抬著兩個人也早該回來了,肯定出事了,你們能等,我等不了,阿爹阿孃都去了,我和哥哥相依為命,要是哥哥出了什麼事,我也不活了!”
☆、第77章
孫小沫總算從眾人的隻言片語以及織女的解釋中搞明白髮生了什麼。
原來前些天村裡有位譚大叔到山裡採藥,和妻子說好了最遲三天就會來了,結果第三天——也就是這天早上,有一對陌生的夫婦來村裡給譚大嬸報信,說她丈夫跌到了山溝溝裡,摔折了腿。
譚大叔採藥的地方就是巴蜀兩國交接處的大巴山神農峰,離村子不算遠,走路最多一個時辰就到了。
譚大嬸聽說丈夫摔折了腿沒辦法回來,急急忙忙的跑去叫她的孃家兄弟幫忙,又招呼上左鄰右舍另外幾個身強體壯的漢子,本來沒叫阿象的,當時織女就在譚大嬸家裡,所以也幫著譚大嬸一起找人,阿象看到忙忙碌碌的織女就問她出了什麼事,從織女那裡聽說事情的經過後,便主動提出幫忙。
阿象對織女的殷勤可把阿良給惹的不痛快了,以兩個陌生人的話不可信為由,說什麼也不肯讓自家哥哥進山,可惜反對無效,還被幾個大人批評不懂事,阿良的哥哥和另外三位青壯年沒繼續耽擱下去,進山找人去了。
本來他們應該在中午回來的,結果這都下午了出去的人還沒影,大家難免著急,於是這位阿良姑娘就跑到了凜的家裡找他商量,結果卻看到也在凜家裡的織女。
阿良妒火中燒,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