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3部分(第3/4 頁)
就是啊,你呀,看我們老楊家人,都是橫挑鼻子豎挑眼的,咋,就你們老梁家人天生的靠譜穩妥?”楊氏不滿的指責梁愈林,又道:“蘭兒和峰兒,那是打小的青梅竹馬,蘭兒生的這樣天仙下凡,是個男人娶回家去那還不得小心供著?峰兒他既是女婿又是我的親侄子,有什麼信不過的!哼!”
梁錦蘭不安的看了眼這母女,還是忍不住叮囑梁錦蘭道:“男人心,海底針,從前的情分那是從前,爹我就是男人,男人還不曉得男人 ?'…'那是吃著碗裡瞧著鍋裡,貪新厭舊的。你也甭太大意咯!”
“等等,梁老二,你剛說啥來著?合著你還對我厭棄了不是?”楊氏不待梁愈林說完,就豎起眉眼,一把揪住梁愈林的耳朵。
梁錦蘭趕緊把兩人分開,嗔了一眼楊氏,又跟梁愈林道:“爹,你的意思我明白,我也心裡有數,你放心好了,該抓住的東西,我梁錦蘭一樣都不會讓它從我手裡頭溜走。”
梁愈林終於放心的點點頭,道:“有數就好,這才是我梁老二的閨女!”
夾巷裡三人正嘀咕著,祠堂門口終於再次傳來鬧動。小翠屁顛著過來回話,說是老楊家的弔喪隊伍過來了。
梁愈林三人趕緊把孝帽重新戴上,三步並兩步的衝去了祠堂門口,此時,梁愈忠他們都已經跪好了,就差他們三口人。
錦曦望了望頭頂的烈日,又看向前面不遠處,一條歪歪斜斜的弔喪隊伍,老楊家的人終於趕在晌午飯開飯前過來了。走在隊伍最前面的是楊氏的孃家老爹老楊頭,旁邊跟著楊峰的爹,再往後面,一個袖著手,由兩個小廝攙扶著,但走路還是深一腳淺一腳的年輕人,可不正是楊峰麼?
兩撥人馬融合到一處,老楊家其他人的照規矩被老梁家這邊的人給請去了老梁家那邊落座喝茶。而作為孫女婿的楊峰,則必須留下來披麻戴孝。
梁錦蘭將楊峰帶到了棺材邊,先是讓楊峰給譚氏上香磕頭,然後拉到一側的牆壁處,楊氏拿出為楊峰準備好的那套孝衣孝帽,梁錦蘭親自為楊峰穿上。
楊峰僵硬的抬著手臂,雙目一片渾濁,不停的打著呵欠,一副睡眼惺忪的渾噩模樣。梁錦蘭一邊給他穿衣,往腰上系麻線帶子,一邊悄悄掐了他幾下,低聲叮囑他‘打起精神’。楊峰一副很不情願的樣子,但無奈姑母和媳婦都用警告的眼神看著自己,也只得強撐著穿好孝衣戴好孝帽。然後,楊氏催促著他們小兩口趕緊去吃飯,酒席要開席了,於是楊峰便由梁錦蘭拉著走了,眼睛還是眯著的。
經過錦曦身側的時候,梁錦蘭竟然扭頭,朝著錦曦這方向投來一個友好的笑意。
錦曦詫異了一把,這趟梁錦蘭回來,跟自己雖然沒有兜頭碰面,但是也偶爾目光相遇。跟以往大有不同的是,梁錦蘭的目光裡再沒有以往那種劍拔弩張的敵意,反而還衝錦曦很友善的淺笑,也不主動過來搭訕試探,就那麼淡淡的,這反倒讓錦曦有些摸不著頭緒了。
要知道,在譚氏事發之前,錦曦跟二房可是發生了有史以來的最為激烈的碰撞。不僅僅是言語上的衝突,還有肢體上的劇烈碰撞。梁錦蘭,完全有理由過來替爹孃出頭!
“曦丫頭,你可要當心了,蘭丫頭這趟家來,好像學的精明圓滑了呢!”崔喜雀坐在錦曦身側,也留意到了梁錦蘭投過來的笑容,待到梁錦蘭兩口子離去,她忍不住低聲提醒錦曦。
錦曦點點頭,沒錯,相信任何人會轉變好,也不能相信梁錦蘭,因為本質擺在那裡。
“哎喲喂,我想起來還有件事忘了跟蘭丫頭他們交待,老三老四媳婦,曦丫頭,你們在這陪著娘,我暫離開一會子啊!”楊氏說完,不待這邊的崔喜雀等人表態,就起身腳底抹油的從一側的半月形門洞裡跑了。
“哪裡是落了話,二孃八成是餓了,惦記那酒席呢!”錦曦翹了翹嘴角,道。
“唉,隨她去吧!只要她還有那心思吃喝!”孫氏嘆口氣,起身繞到棺材前面的靈桌前,去給譚氏添換香燭去了,錦柔跟在她身後也過去了。
這會子正處晌午飯點,祠堂裡那些圍觀看熱鬧的村人們都散開家去吃飯去了。親戚朋友們也都開席了,老梁家的男人們都回去招待客人,祠堂裡留下的都是媳婦和孫女。楊氏一走,就只剩下孫氏,崔喜雀,錦曦錦柔以及桃枝幾個。董媽留在家中幫著孫老太照看老三老四,上晝一會子就燃放鞭炮,沒帶他們過來。等會下晝操辦法事的時候,都得過來。
孫氏添完了香燭,又帶著錦柔去了下面祠堂照看那些親戚家送來的花圈,白色的轎馬。中間祠堂一側的牆壁邊,崔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