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部分(第3/4 頁)
之期過後,公婆卻改變了主意,想先斬後奏,將我關進守貞樓,以不下閣樓守節終身換取丁家第二十座座貞節牌坊。我不願意,就自己逃了出來。”
懷王雖然隱隱猜得到事情不尋常,卻也沒想過燕冬如此膽大敢為。一時間竟找不到合適的話語來回應她。
燕冬見他訥訥的不說話,自嘲地一笑,又問:“你是不是覺得我特別不像話?”
“我不是這樣想。”懷王說,“其實女子再嫁,並不是什麼了不得的事情。我在邊關時,見那裡的女子甚至還有三嫁四嫁,也沒人因此說她們有什麼不好。何況,出爾反爾,本就不是君子所為。”
邊關女子的情況,與燕冬如今當然不同,懷王純粹說來寬慰她而已。不過說到出爾反爾,他不禁想起丁大人在朝堂中素來表現得正義非凡,動輒彈劾旁人行事不正當,卻想不到涉及家事,也這般不“君子”。
“我其實也沒有想著一定要再嫁。”燕冬解釋說,“原本我真的想一輩子守節不再嫁的。可是我答應了夫君,以後定要過得好,絕不孤零零一個長伴青燈古佛。當然了,可能有人會認為這是我為自己開脫的藉口。不過,我無所謂。就算我真的不再嫁,為亡夫守節終身,也要是我自願的,而不是被綁起來關進閣樓,然後被人假造書信謊稱是我的心願。我也有父母、兄姐,夫君不在了,我自然傷心難過,卻也不等於就要因此拋棄所有關心我的親人,從此生活裡除了唸經就是撿分紅綠豆。”
撿分紅綠豆,是指少年守寡的女子長夜寂寞、孤枕難眠,所以將紅豆綠豆混在一起,再分別將兩種豆子挑揀分開,如此便能度過漫漫長夜。
懷王聽不懂這句,但是燕冬的話卻讓他想起自身。他也失去了妻子,也傷心難過,卻也真是從來沒想過從此便放棄所有世俗上的人和事,一輩子苦守著一間屋子。
當然男子與女子又不同,男子要建功立業,還要養家活口。可是,懷王也認同,就算女子,也不應該因為丈夫英年早逝,便終身與世隔絕。
懷王是個見過民間疾苦的皇子,不是照搬書本,站在道德制高點,對旁人指手畫腳的酸腐書生。他心地其實十分柔軟,還會自動代入,如果是自己的姐妹、女兒遇到燕冬如今的情況,他自然也希望她們能夠再覓良人,而不是從二十幾歲便守寡至死。
只不過,她的行為,在世人眼中肯定是一種叛逆,將來究竟要遭遇什麼還很難說,就算燕國公府位高權重,也未必能夠保護她周全。
出於對恩人的關心,懷王問:“可是,你就這樣逃出來了,將來的事情恐怕會很麻煩,你可有什麼打算,或是應對之策麼?”
說到這些,燕冬並非一點都不忐忑,她用力揪著身旁枯黃的小草,掩飾心中一陣陣湧上來的不安:“我知道會有麻煩,可是如果因為怕麻煩就聽之任之,苦的還是我自己。雖然從我的角度看,婆家人做法不妥當,可是從他們的角度,肯定要說我不能吃苦,不守婦道。但我問心無愧,就算鬧開了,我也不怕,反正我們燕家的女孩子都有了歸宿,影響不到什麼。我還真的不信,如果事情公開,所有人都會贊成把女人強制關進守貞樓的做法。至於應對之策,夫君為了防備今日,曾留了一封信給他的朋友證明我不進守貞樓,不守寡終身,是他的願望。不過,他怕訊息洩露,那位朋友究竟是誰,連我都沒有告訴。只是說,一旦事情於我不利,鬧到需要有人作證的時候,那人自然會知道訊息,自動現身救我。”
丁遠山的安排,燕冬當然絕對信任。只是不知道對方是誰,她難免心裡打鼓。若是那人遇到意外,或者訊息不夠靈通,不能及時出現,她又該怎麼辦?
這些話卻不好對初次見面的懷王說出來。
懷王不知道燕冬的憂愁,只是想著她剛才說“我還真不信”時的神態,沒來由讓他想起燕國公來。
果然不愧是燕靖的親妹妹,同年一身反骨,當年燕靖敢隨著父皇揭竿起義打天下,如今燕冬也敢為了自己的命運與迂腐的婆家對抗。
真是一個勇氣十足,格外與眾不同的女子。
就這樣一句話,懷王對燕冬的感覺,瞬間從朋友的親戚——認識而已,上升到欣賞與敬佩。
“聽你這樣說,我也能多放心幾分。不過還是那句話,將來無論你遇到什麼事,只要需要我幫忙,儘管提出來,我絕對會盡全力幫你。”
懷王再次強調自己要報答燕冬的心思,而這一次,他說得又比上一次更加誠懇。
數日後,趕在除夕當天,燕冬與懷王一行人回到了晉京。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