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部分(第4/4 頁)
在懷,問他你是誰家孩子,因何在此。李淳回答說我是第三天子,祖父因此奇之。
“若太子能順利登基,李淳身為嫡長子,被立為太子的機率最大。”
李茂在心裡把李淳和李結兩個人做了一個對比,李淳深得祖父李適、父親李誦的喜愛,自稱“第三天子”非但沒有觸怒老皇帝,反而得到祖父的嘉獎。
太子遭遇危機,李淳全力以赴予以營救,他目標明確,行動有力,所掌握的小圈子也是人才濟濟。反觀李結有什麼呢,他交友雖廣,但所交多泛泛,又散佈四海,於大局並無多少助益。李淳承諾自己的利益實際而且實惠,李結卻只會用一頂大帽子來套自己。
若無實利,公義又值幾個錢?
若無實力,再多的承諾也不能兌現。
這麼一比對,李茂就什麼都清楚了,義利之間他把利益放在前面,李淳和李結之間,他選擇能給他帶來實實在在利益的那個人。
第260章 先把自己保護好
窗外又下起了淅淅瀝瀝的雨,長安的冬夜陰冷潮溼,讓人透不過氣來。
屋裡的炭火燒的太旺,驅走了寒氣,也快把人給烘乾了。李茂拉門走出去,涼風迎面一激,他打了個冷戰,腦袋一下子清醒了好多。
皇太子中毒後身體孱弱,身不能動,口不能言,病殘之軀究竟能不能撐持到登基那天,需要賭一賭,登基之後能活多久也需要賭一賭,這中間會發生什麼變故,更需要賭一賭。
李茂素來不喜歡賭博,他覺得把一切交給運氣,是對自己的不負責任。但是現在,他別無選擇,只能把一切交給運氣。
不賭則已,一賭就是豪賭。
這日稍晚一些的時候,上都進奏院院主張賀年和判官鍾健、陳如同聯袂來到鄭珠珠家來道賀新禧。三人來此的動機並不單純,他們或是被人蠱惑,或是拿了人的好處,他們是在替人做說客,這點李茂能感覺的到。
張賀年等人駐京多年,整日周旋於各派勢力間,時日久了,有時容易忘記自己的門派。
對屬下這種吃裡扒外的作為,李茂感到可笑,又感到無可奈何,水至清則無魚,人至察則無徒,很多時候,他只能裝裝糊塗了。
約到黃昏時,林英也趕了過來,懷中揣著鄆州的一封密函,函文由高沐執筆,口氣卻是李師古的,李師古叮囑李茂務必用心盯著大明宮的一舉一動,明確指示要他儘可能幫助太子穩住地位。
這是李師古在太子廢立一事上第一次旗幟鮮明地表明態度。
太子一派的干將王叔文、王伾嘴上唱著打壓藩鎮的論調,暗地裡卻和藩鎮糾葛不清,反觀執掌京城實權的幾大宦官家族嘴上和藩鎮親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