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1部分(第3/4 頁)
兩個字,雖然從實際情況看這樣做是最明智的選擇。
室韋人正在向南開進,據可靠情報他們跟李茂私下定有盟約,若李茂在內亂中被嫉恨他的部屬殺死,則室韋人的南下就不足為慮,室韋人還是一些尚未開化的野人,他們蠻狠,悍勇,卻屢屢敗於契丹人之手。
契丹人承認若單打獨鬥他們對室韋人並無特別優勢,在五十人以內的正面衝突中他們敗多勝少,但一旦人數超過了五十人,契丹人在組織、紀律和戰術上的優勢就體現了出來,他們取勝的機率隨著人數的增加而倍增,至於人數超過五百人的大規模戰鬥,契丹人迄今為止尚無輸給過室韋人的記錄。
契丹人對漢人的優勢則體現在個體方面,因為飲食結構的不同,他們的體質稍佔優勢,但基本軍事素質和勇氣卻遠在漢人之上。
漢人有祖先的積累,佔據了水土最豐美的土地,物產豐饒,生存並不艱難,他們的男子以溫文爾雅為美,以粗魯蠻狠為下,他們中的精英人才腦子裡常想的是讀書、賺錢、種田,想的是討個女人生一堆孩子,想的是置辦良田美宅,安安穩穩地過日子。
他們中的絕大部分人可能一輩子都沒殺過人,甚至沒打過架,這樣的一群人哪來的血性和勇氣?
契丹人就不同了,他們所處的環境極端惡劣,他們的男子一生下來就要與殘酷的自然環境搏鬥,與悍勇的其他草原族群鬥爭,他們的一生都在跌宕中度過,戰鬥從生來到死去,從未曾有一天離開過他們,這是他們的宿命,也是他們面對漢人最大的優勢。
但他們也承認漢人很聰明很狡猾,做他們的敵人非但需要非凡的勇氣和力量,還需要多長一顆心眼,因為漢人的歷史太長,人太多,經受的苦難太多,只有最聰明最狡猾的人才能活下來,狡猾就是他們的本性,他們一舉一動都是在設定陷阱,你稍不留神就有可能陷入他們事先挖下的陷坑中而死無葬身之地。
自然契丹人也並不因此而畏懼漢人,因為他們已窺到了漢人的致命弱點:自私。漢人只愛自己、自己的家人和親屬,腦子裡只有自己、家人和家族的利益,對本族其他人的利益則置若罔聞,漠不關心,對族人的苦難他們並不同情,甚至冷嘲熱諷乃至落井下石。
契丹人會因為族人淪為外族奴隸而痛斷肝腸,發誓要以血和性命來為族人恢復自由,漢人卻不會,他們對族人的悲慘遭遇漠不關心,他們甚至會以奴役本族人為榮。
這一點與契丹人決然不同,契丹人的奴隸都是外族人,本族人再窮苦,再不堪,犯下再大的錯都不會成為本族人的奴隸。一個族群若連自己的族人都不愛護,那他的強大就是表面的,紙糊的,不堪一擊。
一個互相輕賤、經常內訌、人吃人的族群就是一盤散沙,就像一群羊聚集在一起,數量雖然龐大,卻並不可怕,因為羊兒只關心自己和家人,面對危險時他們不是齊心協力以抗敵,而是盼望這別人比它們跑的慢,好讓噩運降臨在別人頭上以保全自己。
契丹人正是基於這樣的認識跟東高鎮打交道的,結果就是今日的慘敗。
他們一時轉變不過來,他們把認知的錯誤全部歸咎於李茂的陰險和耶律德隆的輕敵上,他們不甘,不服,復仇的怒火早已焚燬了他們最後的理智,使他們明知身處險地,卻無一個人肯站出來提議撤退。
他們太想復仇,太患得患失。情感的巨浪已經沖毀了理智的堤壩,將來會發生什麼,他們自己已經看不清楚。
第471章 野豬皮死磕契丹狼
經過一年多的準備,東高鎮裡物資、糧草異常充沛,城防異常堅固,箭矢更達到了恐怖的二十萬支,即便沒有室韋人的支援,失去了耶律德隆這個主心骨後,單憑契丹人的力量也難以破城。何況復仇**比契丹人還強烈的六部室韋人正在星夜南下,六千大軍‘亂’哄哄地從四面八方圍攏過來。
室韋人不擅打大仗,這一點他們自己也承認,因此當李茂提出由他統一指揮雲集在東高鎮外的六千室韋大軍時,六部盟主雪碧華和長老盟執事猛盾都沒有反對。
自然李茂取得指揮權也是有代價的,李茂跟他們簽訂了條約,在今後十年時間裡,按照每一張羊皮換一斤鹽或三斤鐵的代價向六部持續供應鹽和鐵,允許六部室韋人在東高鎮派駐使者收購帛布和‘藥’材。
這個條約看似有些苛刻,實際對李茂是有利的,室韋人果然得到了這樣的好處,他們就會主動幫助他維護戰後遼東的秩序,使其得以在勢力壯大之前獲得一個相對安定的發展環境。至於鹽鐵,沿海的鹽場一旦建成,鹽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