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部分(第2/4 頁)
保定去呀!”
“抬!抬到保定去!”跟在荊天明身後的郭大勇插上話說:“這地方距離保定已經不遠,我們一定要把塗兄弟抬過去!”
關錦璘聽郭大勇這麼來說,便就迎上去雙手抱拳躬身施禮道:“郭兄說得太對啦,沒有車沒有馬,我們不是還有人嗎!”
說話間,郭大勇和荊天明已經走到跟前;郭大勇一見關錦璘,便就緊緊抓住他的手道:“關主任,剛才郭某聽天明兄弟講了,說您是中央政府的高官,從國外學成後到十家樓試種高產棉花獲得畝產600斤的驕人成果;這可是我們老家棉花產量的十倍呀!”
郭大勇這麼說著振振精神道:“我當兵前我爹種的棉花一畝地收了70多斤,便說是少有的豐收!關主任要是能去我們老家指導老百姓種棉花,那就阿彌陀佛了!”
關錦璘聽郭大勇說得真懇,便就呵呵笑道:“郭團長家在什麼地方?”
郭大勇聽關錦璘呼他團長,不禁一怔,看著他問:“關主任認識郭某?”
關錦璘揚聲大笑道:“沒見你的胸牌上寫得明明白白嗎?”
郭大勇見說,低頭看了一眼自己的胸牌,便就訕笑道:“還真是喲!”
荊天明趁機插上話說:“關主任,郭團長和鄙人是老鄉,都是積石原的人,我們家和他們家就隔一條湋河!”
關錦璘一怔,看看荊天明又看看郭大勇,不禁一笑道:“原來你倆是鄉黨,可剛才還打得不可開交哩!”
荊天明道:“這叫不打不成交,當然還有我大哥,他家也在積石原,他們的村莊叫塗家窯!”
郭大勇聽荊天明說塗振山是積石原塗家寨人,不禁一怔,插上話道:“你大哥是塗家寨人?是不是關中道有名的土匪呀!”
荊天明“嗨”了一聲說:“郭大哥說錯啦,我大哥叫塗鎮山,土匪叫塗橫山嘛!”
荊天明說著,長嘆一聲道:“不過關中道那個聞名遐邇的土匪塗橫山和我大哥塗鎮山是伯叔兄弟……”
關錦璘見荊天明和郭大勇說得興起,便就作個打住的手勢道:“不能耽擱時間啦,我們立即抬上塗營長趕往保定……”
正文 第008章 容家二小姐(1)
火車的長笛刺破暗夜的寂靜,緩緩駛出上海車站;依窗而坐的容詩棉把腦袋伸出窗外,向站在月臺上的父親揮手告別。
父親容天尊六十多歲了,這個畢生投身於民族工業建設中的老人鬢角已經斑白;但說起話依舊鏗鏘有力,他一邊向二閨女容詩棉揮手一邊吩咐道:“棉兒,這一路可要小心,聽說北平和天津已經被日本人佔領,錦璘蹲點的十家樓屬於保定地區,離北京、天津不遠,有沒有日本人還不知道;你一個人獨往,爸爸實在擔心呀!”
這麼說著聲音哽噎著道:“女兒,到了十家樓後儘快給爸爸回信報個平安!”
容詩棉見父親聲音哽噎,知道他為自己的安全操心,便就強忍著憂傷道:“爸爸您放心,詩棉英倫半島也敢闖,小小十家樓算什麼?更可況這事我們的國土,有那麼多的同胞兄弟在身後!爸爸不要為女兒操心,保證身體才是大事;詩棉一到保定,就給您老人家回信!”
火車加快了速度,父親的身影越來越模糊;容詩棉依舊把腦袋伸在窗外凝視著父親消失在暗夜中的身影,禁不住熱淚盈眶。
父親是一個強大嚴謹的人,可是這時候卻是那樣的脆弱;送女兒上了火車竟然哽噎起來;這使容詩棉更加尊敬父親的人格!
父親的這種脆弱是對兒女的疼愛,這種疼愛只有離別時彰顯得那麼明確;可在平時,父親對哥哥、姐姐、弟弟、妹妹以及容詩棉的教育卻是極其嚴酷的。
腰纏萬貫的民族資本家容天尊,從創業那一天開始便就不敢奢侈,成年累月保持著艱苦樸實的習慣。
榮天尊吃飯的標準是:早晨鹹菜伴饅頭;上午一葷一素兩個菜蔬就米飯;晚上面條或者稀飯。
什麼燕窩、鴨掌、猴腦、海參、魷魚,對容天尊來說都是奢侈品,基本上不去接觸。
容天尊自己在生活上節儉樸實,對兒女的要求也是一切從儉,不允許任何奢侈浪費的行為發生。
容天尊深信:寵出來的孩子危險,捧出來的孩子霸道;慣出來的孩子任性;嬌出來的孩子脆弱;打出來的孩子叛逆;罵出來的孩子糊塗;逼出來的孩子出格;磨出來的孩子堅強;苦出來的孩子懂事;闖出來的孩子勇敢;搏出來的孩子成功。
容天尊對幾個孩子的教育採取的就是這個四字方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