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部分(第2/4 頁)
逵身邊,看似不像下人。
“劉大使此次前來我大明可是要朝貢,若是朝貢,本官可上報朝廷代為呈請。”
朝貢,劉雲被這突然的問話弄的有點懵,自己可不是來朝貢的,是來和你鄭家談合作的,不過一想到大明眼下的歷史內憂外患之際若是還有海外番邦之國前來朝貢,定會文人墨客大寫特寫一番,番邦來貢那是顯示天朝上國恩威四海之事。
既然問起,劉雲也就索性應和:“此來大明主要目的是和同知大人商談合作,至於朝貢只是其次,若是大人能代為呈請當是在好不過了,遠道而來,劉某也沒帶什麼禮物,就送上一點澳洲特產的物品給大人。”
說著張天文將隨身攜帶的盒子開啟,只見盒內是一套晶瑩剔透的玻璃杯,杯子的周邊用棉花墊著,是為了防止在船上因為顛簸磕破。
看到劉雲獻上如此貴重之禮,鄭鴻逵也有些不好意思起來:“劉大使,如此貴重之物,恐怕家兄受之不起,鄭某將之收下帶為呈現給朝廷如何。”
“不,不,鄭大人客氣了,這套杯子是送給大人您的,給同知大人的我們也有所準備,至於獻給朝廷的,鄭大人可將這套帶有龍鳳之刻的琉璃水晶杯獻上。”
原本覺得如此貴重的玻璃杯,澳洲人是要送給家兄鄭芝龍,現在一聽是送給自己的,而且還另外給家兄有所準備,看來這澳洲人不愧是前宋後裔,這人情事故之道明白的很,雖衣冠發著文化有所改變,但終究還是能讓找到與之大明相近之處。
“如此那就謝過劉大人了,家兄因為公務繁忙,當下在正在福州,所以脫不開身親自來迎接劉大人,還請見諒。”收了如此貴重禮物,在加上人家又給自家兄長送了一份,總得禮貌性的客套一句吧,雖然鄭芝龍沒有親自來是因為覺得劉雲的品級不夠。
“呵呵,無妨,能得到鄭指揮史大人碼頭親自相接,已是劉某的榮幸了,怎還敢怪罪於同知大人,不知這位大人身邊這位公子是,”劉雲笑著對站在鄭鴻逵身後的少年問道。
鄭鴻逵望了眼身後的少年示意他自己介紹,那少年走上前來,雙手抱拳行了個禮,“在下鄭森,字明儼,還請劉大人多多指教。”
真是國姓爺,只是沒想到國姓爺還是一個紅口白牙的美少年,雖然與自己猜測的差不多嗎,但是當聽到歷史上名人親自介紹,劉雲還是有些小小激動的。
“鄭公子嚴重了,指教不敢當,日後咱們可以多互相學習。”劉雲一臉意味深長的笑道。
第83章年輕的國姓爺
日上三竿,風和日麗,又逢四月正是出門踏青的好時期,年輕的國姓爺騎著馬帶著澳洲客人來到泉州城外遊玩。
早知道年輕的國姓爺喜愛兵器,所以劉雲並沒有送給他一套精美的玻璃杯,而是送給了他一把澳洲產的左輪手槍,這種手槍是國內警察和安保人員的標配武器,雖然同是燧發槍,但在發射和效能上要比同時期歐洲造的要好的多。
收到禮物的鄭大公子對這把小轉輪愛不釋手,最重要的是這把短銃的有效射擊距離居然能達到六十步,大明軍器監也是有火銃的,但製造出來的長銃有效射程也就這個距離,在加上鄭家與荷蘭人也有一點生意往來,間接的也弄到不少西方火銃,不過射擊距離都不怎麼理想。
除了贈送給國姓爺一把左輪手槍之外,劉雲還將自己所知的那本步兵操典默寫了出來一同贈送給了國姓爺,鄭大公子手握左輪,一手拿著步兵操典,收到禮物之時並沒覺得有什麼異樣,因為劉雲說這是一本澳洲軍隊訓練的典籍。
在鄭大公子看來,軍士操訓之典,自古就是不對外相傳,這澳洲人能這麼輕易送人,肯定也好不到哪去,不過收下之後還是感謝了一番,畢竟大明可是禮儀之邦,鄭大公子又是半個讀書人,聖賢書也不是白讀的。
當夜鄭大公子回去就試射了一番左輪手槍,大喜過望,沒想到這短短的火銃,長不過一支筷子,重不過一斤二兩,卻是有如此般巨大威力,若是鄭家軍每人配上這麼一把短銃,在近距離作戰之時將會大大減少傷亡,不過在一想這裡面的成本,鄭大公子搖了搖頭覺得不夠現實。
讓鄭大公子大喜的還不是這麼一件事,在知道這澳洲人送的短銃是寶貝之外,接著又拿來澳洲人送的百鍊鋼打造的馬刀,據澳洲人所說,這刀削磚如泥,要是一般的刀劍與之對砍,對方的的刀劍一定會折斷。
年輕氣盛的國姓爺可不信這回事,這寶刀見了不少,真正削鐵如泥的還沒見過,更別說澳洲人吹的這般神奇,立馬找來一個下人拿起一把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