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部分(第2/4 頁)
和機翼的框架採用了高強度鋼管和航空鋁合金,另外在飛行員座艙、發動機和油箱部分,都覆蓋了一層5…10mm厚的裝甲鋼板。
最重要的是,兩種新飛機都配備了無線電臺,飛行員終於可以不用手勢和寫字板交流了。這對於指揮和協調能力的上升,有著決定性的作用。
空軍不但有了新飛機,武裝飛艇也根據前線官兵的反應進行了一些改裝,雖然沒有飛機的改進那麼大,但戰鬥力也有不少提升。
比如,終於有了專業的航空炸彈,從10公斤級到500公斤級都有了,不用再去和迫擊炮搶炮彈了。轟炸瞄準系統也換成了專業級的,不再用以前那種用炮隊鏡改改湊合的東西了,當然投彈裝置也換成了專業級的。槍炮的底座也增加了平衡和減震系統,使其命中率大為提高。
還有就是多了一種新武器——90mm空對地火箭彈,這是專門洗地皮用的。
至於專業級的武裝飛艇,現在還在工廠裡面還沒完工,這東西就恐怖了。它是在30噸級“青雲…1型”飛艇的基礎上魔改而成,被命名為“雲鰩”。它擁有2門155mm低膛壓主炮,2門75mm副炮,4門40mm速射炮,8門20mm機關炮以及12挺機槍,這才是真正的“基洛夫”。不過,這東西製造複雜,而且沒有現成的藍本,製造速度比較慢,所以本次兩廣戰役是趕不上了。
空軍拿到這些新玩具可高興壞了,尤其是飛機部隊的飛行員們,以前他們只能駕駛沒有武器的“麻雀”教練機,丟光了炸彈就只能乾瞪眼,可把他們鬱悶壞了。這下子終於拿到了專業級的戰鬥機,自然就是身懷利器,殺心自起,於是兩廣的清軍就不幸的成為這些新武器的試驗物件。
第89章席捲天南(上)
ps:求收藏,求推薦!
……………………………………………………
8月2廣州城外。
兩廣總督錫良對於自己守住兩廣信心不大,但對守住廣州,還是有些信心的。因為他在廣州城北的流溪河北岸,修建了一條很給力的防線。這條防線以流溪河鐵路橋為中心,是粵漢鐵路的必經之路。如果科社黨打過來的話,必然會經過這裡。
這條防線是前任總督張人俊就開始修建的,最初的目標只是防禦其他革命黨,並不算多好。錫良到任後,因為廣東局勢很混亂,就很擔心韶關失守,湖南的革命黨長驅直入,於是就大力擴建這條防線。
錫良在這條流溪河防線上也算是下了血本,他逼著廣東的商家湊份子,又從府庫裡拿錢,一共湊出了400多萬兩銀子,全砸在這條防線上。他滿世界的買武器,大肆徵集勞工不說,又請來英法的工程師幫他設計防線。
到了這時候,雖然還沒完全竣工,但以此時的眼光,也算得上非常給力了。在重金之下,英法的工程師也很賣力,他們確實也拿出了真本事。以此時的眼光看,流溪河防線確實算得上是難以攻克的防線。
流溪河防線主要由7個環環相扣的要塞組成(本來是12個,但現在只完成了7個),每個要塞之間都有交通壕連線,還有眾多的封鎖溝、藏兵洞、暗堡。每個要塞都配有多門203mm和150mm重炮,75mm炮十幾門。除了這些炮,還有總數超過150挺的馬克沁重機槍。
因為錫良要得急,這批武器基本上都是直接從香港英軍和廣州灣的法軍手裡轉過來的。列強們雖然宣佈中立,但有錢不賺不是傻子麼,翻倍的價格買二手貨,錫良這種冤大頭可是很難遇到的。
香港英軍的駐軍司令來參觀後,就表示:這座防線即使在歐洲也算一流,*軍想要攻克這座防線,起碼要準備付出五萬人的代價才有可能。廣州灣租借地的法軍司令也有類似的評論。
因此錫良很有底氣,在他看來,科社黨的軍隊就算再牛,不死個幾萬人是絕對拿不下這條防線的。
不過,此時防線上的清軍們,卻並沒有錫良想的那麼信心爆棚。他們臉色慘白,驚恐的注視著天空,嘴裡不時發出無意義的聲音。因為此時天空中,黑壓壓的機群正在高速接近。
“兀匪的飛機!!”看著逼近的機群,一個軍官終於失聲叫了出來。在現今的中國,甚至全世界,能一次拿出上百架飛機的,也就唯有科社黨一家。
軍官們的臉都青了,尼瑪,不帶這麼玩啊!不是說好了在地上打嗎?你們居然從天上過來,太賴皮了!
對於地面的進攻,他們還不太怕,可天上的敵人怎麼對付,這可是個全新的問題。雖然這條防線已經在後面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