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部分(第3/4 頁)
la的最大區別,因為編制上的原因,文德嗣把“大校”取消,增加了“准將”一級,授予正旅級和副師級軍官。因為他覺得,“准將”多少和將軍沾點邊,聽起來怎麼也比“大校”更給力。
原版pla設立“大校”的原因,據說是擔心將軍太多。文德嗣對此十分的不以為然,他認為這個理由太過牽強了。將軍多點就多點,有什麼關係呢?反正兩者拿的錢都一樣,待遇也都一樣,換個更好聽的名字完全就是惠而不費的好事,傻子才不幹呢。
另外,只要不像原版pla那樣,把一大堆文職系統的人搞成軍官,就不會有多少將軍了。所以本時空pla一開始就把文職和軍職分開了,文職分為十級,最高的十級文職待遇與少將等同,但不算軍銜。軍隊裡面所有的文化、藝術工作者,全都編入文職,絕對不授軍銜。在文德嗣這裡,從事唱歌、跳舞、打球、寫作等等文化、藝術工作的文職人員,是絕不可能成為將軍的。
因為文德嗣手下的師級編制比較大,一個師有2萬多人,所以主力師(甲種師)的正師級軍官通常授予少將。中將就是授予軍級單位或集團軍主官,上將目前還一個都沒有。至於大將、元帥根本就沒有設定,因為文德嗣認為,在國內戰爭中,上將已經足夠用了。大將、元帥這些高階貨還是留著打外戰的時候用。
文德嗣自己沒有要軍銜,他認為國家元首要軍銜是很扯淡的事情,這點上他比較主流。
……………………………………………………………………
雖然暫時不打仗了,但軍隊也忙得不可開交。一方面是要在各地剿匪,另一方面則是要擴軍。(以後本書中出現的“解放軍”、“pla”,如無註明,一律僅指本時空科社黨麾下的“中國人民解放軍”)
科社黨準備在今明兩年,將陸軍擴充到20個主力師,12個混成旅,4個重炮旅。另外還要分一些人出來,建立武裝警察部隊,把內衛的任務接過去。以後,軍隊就專心打仗,內部事務就由武警處理好了。
空軍也要擴充,科社黨計劃至少建立5個空軍聯隊,4個聯隊裝備飛機為主,另一個以飛艇為主。解放軍的空軍編制和原版不同,是以中隊為基本作戰單位。
整編後的一個戰鬥機中隊是18架飛機,下轄4個小隊,每個小隊下轄2個雙機戰鬥組,還有2架飛機是中隊長的指揮組。2箇中隊組成一個大隊,加上大隊部直屬小隊的4架飛機,一共40架飛機。一個戰鬥機聯隊是98架戰鬥機(2個大隊和一個直屬戰鬥機中隊)。當然,這是戰鬥機的編制,同等編制下的大型飛機和飛艇的數量就要少得多。
還有要做的,就是建立完善的預備役體制。現在的民兵要分成兩種,一種是有條件長期脫產,參與訓練和執勤的精銳民兵,這部分將成立“預備役部隊”,這部分主要是以退役官兵為主。另一種就是隻能短期脫產的普通民兵,這部分“民兵”也會有個新的名字“國民警衛隊”。
另外,海軍也在籌備中。文德嗣是不會忘了這個軍種的。
第95章首府問題
ps:求收藏,求推薦!
創世不能貼圖,要看軍旗的請去這個貼看。
……………………………………………………
1908年9月20日,內江,星科總部。
按照後世的話說,文德嗣其實是個比較宅的人,如果不是必要,他是不太喜歡出門的。這在選擇行政中心這點上,就表現得淋漓盡致。儘管已經是八個半省的統治者,但他一點兒沒有遷移行政中心的打算,仍然宅在內江的白馬鎮工業區裡。
對此,那些生化人部下當然不會說什麼,對於23世紀的人來說,行政中心放那裡都沒啥區別,資訊時代幾個世紀了,誰還在乎這個。但是對於土著部下們來說,這個問題就很重要了。定都,哦,是定首府是個很大的政治問題。
內江?哪是什麼玩意兒?既不是傳統都城,也不是歷史名城,甚至連府城、州城都不是,只是個縣城罷了,而且文總他還不是在這個縣城裡,基本上他都呆在白馬鎮。
這只是一個鄉鎮啊!而且文總的常駐地點還是在鎮子外!真是見鬼了,這種破地方怎麼配得上我們敬愛的文主席?以前還在到處征伐,顧不上這事也就算了,現在差不多安定下來了,是該考慮首都,哦,不,首府的問題了。
於是,那些意圖投機的舊文人們坐不住了,這裡面有在科社黨地盤裡的人,也有很多是其他地區的,甚至還有不少清廷統治區的。他們的共同點就是看好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