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部分(第2/4 頁)
堂堂中國第一強軍一直用黨旗也不是個事,還是得有一面正式的專屬軍旗才像話。只是軍旗就不好用原版的八一旗了,因為沒那典故。文德嗣和大夥商量了好幾天,才在一大堆旗幟裡面,選擇了本時空“中國人民解放軍”的軍旗:全紅底,中間是十二齒白色齒輪,黑色圓心,最中間是白色五芒星。
這面旗幟來頭也不算小,據說在原時空的紅朝選擇國旗的時候,它就差一點取代了五星紅旗。在第一輪投票時,它位列榜首,比第二名的五星紅旗還多幾票,遙遙領先其餘方案。只是有某位紅黨大佬提出,它的圖案構成有些像炮黨的青天白日旗,於是就在第二輪投票時落選了。
如果剔除政治因素,自從美術的角度看,這幅旗幟設計確實相當贊。文德嗣一見就很喜歡,紅白黑三色搭配本來就很好看,軍隊代表和其他領導也覺得很贊。於是文總當即拍板,就是它了!
至於旗幟含義,這種問題就不用文總親自去考慮了,他只管選定旗幟。文史院養的那一堆“大師”可不是白養的,現在就該他們上了。文史院得到這個任務後,也非常高興,前面文德嗣一直沒理他們,就好像忘了他們的存在,這讓“大師”們好生失落。
文總現在總算想起,自己手下還有這麼一個部門。“大師”們有了受到重視的感覺,立即抖擻精神,他們分成了三個組,一組負責鑽故紙堆,研究中外典籍,引經據典;一組負責鑽研科社黨和解放軍的各種檔案、理論著作和宣傳資料。這一組最重要,因為他們很清楚,如果搞出的含義解釋不合上意的話,是肯定要撲街的。還有一組就負責把這些東西組合起來,在加以潤色。
最後他們研究了幾天,終於拿出了一個初稿,送到文德嗣手上。
“嗯,這幫人還真會聯想,呵呵……小綠,你們看,他們說。這個齒輪代表工業化,黑色象徵鋼鐵、煤炭和石油,白色象徵有色金屬和電力,都是工業化的標誌,這象徵我們的軍隊是一支工業化的軍隊,嗯,這個解釋還不錯……”文德嗣看著稿子,忍不住笑了。
顧曉綠等幾個秘書也在看稿子,她們不時發生銀鈴般的嬌笑。“文總,還有這個。白色代表庚金和白虎,主肅殺,正是軍隊象徵。五芒星代表五行,十二個齒代表十二地支和十二個時辰,象徵我們軍隊無論何時何地都會保衛國家和人民,這個解釋好傳統……”顧曉綠笑道。
“呵呵,不錯了,他們總算沒搞一堆文言文出來……”
顧曉藍也說道:“……紅色代表忠誠和勇氣,黑色代表冷靜和堅韌,白色代表智慧和高潔,這個就比較洋氣了。”
這一堆結合了傳統和現代,又中外兼顧的解釋,文德嗣還是比較滿意的。
“嗯,總的來說,還是不錯。不過軍隊是國家的暴力機器,含義搞得太文雅了不合適……”文德嗣最後表示可以接受,但又殺氣騰騰的補充道:“這個齒輪和五芒星結合起來,也是個車輪的形狀,這就是歷史的車輪。那滿地紅色也代表敵人的鮮血,凡是我們的敵人,都會被歷史的車輪所碾壓!我們的軍隊會讓敵人的鮮血灑滿大地!”
“把我這個意思加進去,讓他們再潤色一下,另外搞得簡短一點。”文總最後拍板了。
至於旗幟的原創者是不是這些意思,現在已經不重要了,反正在本時空,它就是這些含義了。因為來自文總的金口玉言,這面旗幟因此又被叫做“車輪碾過遍地血”……
………………………………………………………………
本時空解放軍的軍銜制度和原版大部分相同,只有些細節區別。
士兵分3級,新兵無軍銜,新兵訓練合格後授列兵,一年後表現合格升二等兵,再一年表現合格升一等兵。
士官分10級,下、中、上士,和一級~七級軍士長。從一級軍士長開始,士官和軍官就是兩條線了。二級軍士長和准尉同等待遇,最高的七級軍士長待遇就是和少將相同了,當然這只是經濟待遇,行政地位還是低於軍官的。把士官搞這麼多級,主要是為了給予那些軍隊骨幹,但又不適合成為軍官的人合理的待遇。同時,也是為了適應這個時代的特性,一些人就只會幹軍隊的活,要是離開軍隊,就不好安排了。
尉官分4級,準、少、中、上尉。准尉都是給予學習期間的非正式軍官,一種是軍校分到部隊的軍官實習生。另一種是士兵或士官提幹後,進入軍校學習期間臨時佩戴的軍銜。正式軍官是從少尉開始。
校官分3級,少、中、上校。將官目前分為4級,準、少、中、上將。這裡就是和原版p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