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7部分(第2/4 頁)
她被敵軍大型戰艦追擊的話;就沒有還擊之力;只能加速逃跑或者轉身迎敵……不過;她並不是襲擊艦;而是進攻性質的戰列線主力;不需要用尾部對著敵人;所以這樣的缺點並不算什麼。”
副總工程師王藤棚也在旁邊說道:“文總;雖然她在撤退時主炮不能用;但在進攻時卻可以發揮100的火力;海軍是一個進攻性的兵種。”
“你們說得對;海軍確實是進攻性的兵種……”文德嗣點頭表示認可。
梁基這時拿出了一幅完工後的效果圖;介紹道:“您看;她的前中部甲板呈一個坡度;三座主炮依次佈置;這樣就不需用升高二三號炮塔底座的方式;以取得前向射界。也不用像金字塔布局那樣浪費三號炮塔的前向火力。我們這種坡度佈局;在降低重心的同時;也使得炮塔周圍的結構更加堅固。三座主炮都有20度的周向射角;在前半球0度內;都能發揮100的火力;所以如果不考慮撤退狀態;和傳統式佈局相比並不吃虧;甚至略佔優勢。比如我們的伏羲級也只有0度的全火力角度。”
“好吧;我們先造兩艘;看看使用效果再說;如果好用;就繼續建造這種佈局的戰列艦…”文德嗣最後說道。
自從19ll年開始;中國就開始每年動工兩艘戰列艦和兩艘重巡洋艦;19ll年4月開工的【后羿號】和【蚩尤號】戰列艦;【雁蕩號】和【天山號】重巡洋艦的舾裝工作已經完成;目前正在海試階段。【雁蕩號】和【天山號】的進度要快些;大約下個月就可以服役;【后羿號】和【蚩尤號】預計最遲2月份就可以服役。
192年2月開工的轅號】和【紳農號】超無畏艦;【棲霞號】和【大興安號】重巡洋艦已經下水;目前在舾裝階段。
今年…月份動工了三條戰列艦(大禹號、夸父號、蘇萊曼大帝號)和兩艘重巡洋艦(黃山號和廬山號);其中蘇萊曼大帝號戰列艦是為奧斯曼帝國建造的。
這些戰艦雖然還是沿用的伏羲級和青城級的艦體;但是在細節上每一批都有改進。比如從19ll年那一批開始;就全面採用焊接工藝替代了傳統的鉚接工藝。另外軍艦的裝甲鋼和動力系統、電子系統等子系統的效能都有較大幅度的提升;艙室佈置、水下防雷結構等細節也進行了逐步的改進。
變動最大的是青城級;從【雁蕩號】和【天山號】開始;主炮就從四座三聯裝0毫米主炮;更換為了四座雙聯裝20毫米主炮;並且主機功率提升;實際最大航速已經提升到了3。6節(原來是2。7節);在前不久的海試當中;她們甚至跑到3節的高速。
青城級更換主炮是因為在實際測試中發現;0毫米主炮是一個比較尷尬的口徑;威力對戰列艦威脅太小;對於巡洋艦又威力過剩;射速比起20毫米炮也沒有太多優勢。
不過這樣一升級;就很難算是重巡洋艦了;加上她3。6節的速度;要是按照歐洲的標準;這就是妥妥的戰列巡洋艦了。不過在中國海軍沒有戰列巡洋艦這個級別;所以還是管她叫重巡洋艦;當然比較固就是了。要是誰真的當她是重巡洋艦;那就好玩了。
在去年9月;海軍就向中央提出;在受到伏羲級的刺激後;現在各國都在上馬裝備著14英寸級主炮、15英寸級甚至更大主炮的戰列艦;至少在主炮口徑上;伏羲級已經不佔優勢了。所以他們要求建造更強大的戰列艦。
正好裝國防科工委也報告說;30毫米主炮的研製已經接近成功。於是文德嗣就批准了這個計劃;經過大半年的準備工作;在中日開戰前;新一級戰列艦的初步設計已經基本完成。不過中日東海大戰之後;有了實戰經驗的海軍又提出了新的要求和建議;同時其他列強的戰列艦情報也陸續匯總;於是設計部門又對新戰艦的原始設計進行了進一步修改。
而此時;歐洲的火藥味也越來越濃;文德嗣考慮到一戰即將爆發;為了迎接這個大好機會;他就下令將新戰列艦的工期從明年三月份;提前到今年九月份。也就是說;現在的新戰列艦其實還沒有正式定型;只是完成了主體和大部分設計;還有部分細節設計沒完;現在是邊施工邊設計。
除了新的戰列艦;航空母艦這種新興軍艦也開始批次製造了。由廣船設計院設計的夏朝級航空母艦今年也動工了兩艘;這個夏朝級就以為奧斯曼設計的那種航母的基礎上改進而來。還有裝備四座三聯裝210毫米主炮;排水量…萬噸的長白級重巡洋艦;也將在下個月動工。這個可是真正的重巡洋艦了;和青城級那種“袖珍戰列艦”不一樣。
另外;還有兩種新型潛艇的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