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8部分(第2/4 頁)
集團組織的第一批留學生;19uu年留學德國柏林;在研究了文總的《唯物中國》後;就預感到東方雄獅即將崛起。後報紙連連從東方傳來喜訊;他並沒有像其它同學馬上回國感受祖國的強大。而是繼續在柏林一邊進修;一邊自己研究火箭推動技術。在192年是;他有一次在實驗火箭時出了意外;他的火箭沒有按照預定軌道飛行;偏離了幾公里外在一戶農莊落地爆炸;傷了幾個人(第一枚導彈?)。幸好這個時代中德關係良好;如果不是他有中國公民的身份早就被抓起來吃牢飯了。
文德嗣知道後就馬上讓有關部門調查;結果非常令人驚訝;沒想到本位面還有這樣的火箭天才;這傢伙居然在沒有後世技術資料的情況下;自己搞出來了射程超過2公里的火箭。於是就馬上招他回國。後來在後世的技術支援下;他的專業知識開始暴漲;專業才能開始爆發。在今年2月;成功研製出了本世界的首枚地對地彈道導彈;效能和相近;比原時空提前二十多年。
此次文德嗣特別任命他擔任衛星計劃的火箭專案負責人。
總指揮點點頭;又向衛星組的負責人問道:“太白一號準備得怎麼樣了?”
衛星組回答:“報告總指揮;太白一號一切正常;沒有問題;可以按照計劃發射。”
“監控系統一切正常……”
“雷達系統一切正常……”
“遙控系統一切正常……”
隨後各個專案組都開始報告各自的情況。
當最後一個專案組報告完畢後;總指揮看了看手錶;就對著話筒說道:“好;各專案組就位;按照原定計劃;準備發射”
這次發射的火箭名為飛廉2型;為全重達l10噸的三節式液體火箭;可以將66公斤的酬載推到20公里高的低地球軌道上。
“10;b…;2i發射”
凌晨6∶6正;隨著倒數結束;高聳的火箭底部噴出了大量的火焰和煙霧;液氧和液氫燃料產生的強大推力;讓火箭騰空而起。
“火箭發動機工作正常”
“追蹤系統工作正常”
“雷達系統工作正常”
火箭的第一節、第二節先後脫離。6∶14時;第三節火箭熄火;開啟衛星保護罩;衛星進入預設軌道;開始照預定程式展開太陽能板;捕捉三個預設恆星開始校正自己的位置;並向地面傳送訊號。
“衛星定位順利完成”
“訊號連線成功”
這時;指揮中心的擴音器傳來一陣悠揚的古典音樂——《高山流水》;這是從衛星上傳來的訊號。
“成功了成功了我們成功了”指揮中心頓時一片歡呼;人人神色興奮;互相熱烈擁護。
漢京;國務院。
國務院總理張立錚昨晚就沒回家去;今天上午五點就起來了;吃了早餐後就一直守著面前的這個紅色的專線保密電話。
6∶3;“叮鈴鈴……叮鈴鈴……”電話鈴聲響起。
張立錚馬上拿起電話:“喂;我是張立錚……”
“報告總理;此次衛星發射計劃;順利完成了現在我們已經和太白一號衛星成功建立訊號連結……”電話裡傳來總指揮激動的聲音。
張立錚愣了幾秒;才一臉興奮的說道:“好好好請向參加此次計劃的同志們轉達我的祝賀我立即為你們向文總請功”
放下專線電話後;他馬上開啟掌上電腦;聯絡上了文德嗣。
此時;文德嗣也沒睡覺;今天他也是五點不到就起床了;一直在等訊息。
“文總;衛星發射順利完成”
文德嗣接到張立錚的通報後;長長的鬆了口氣:“太好了給參加此次計劃的單位和突出個人記功;授勳”
這首顆衛星名為太白一號;重量1570公斤;這是一顆低軌道軍事偵查衛星;在180公里的近地軌道上執行;衛星上面有相當多的偵查儀器。諸如通訊天線、雷達、高倍率照相機、高倍率電視攝影機等;幾乎想得到偵查儀器的都塞進去了。
這顆衛星將在軌道上運轉三年;雖然可以直接向地面發射加密後的影片和影象訊號;但受技術限制;訊號不是很穩定;清晰度不太令人滿意。所以它還要用返回艙向地面投放底片膠捲;幾次繞行拍完一個膠捲的底片後;就可以將其送返地面。而啟明一號上共裝了八卷膠捲;因此有八卷返回艙。但由於目前的技術限制;照相機和攝影機的效能並不是非常頂尖的;重量與口徑都不大。
幾天以後;衛星計劃的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