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6部分(第1/4 頁)
對於他的來意;文德嗣也是心知肚明的。威爾遜同學就是想來問問:兄逮;咱們再這麼玩下去;會不會玩脫了?要是真讓二德子贏了歐戰;咱們就麻煩大了啊
既然客人都不想休息了再談;作為主人自然不能拒絕。雙方就在升龍池國賓館的一處機密小會議室;舉行了正式會晤。
這次會談很私密;除了兩國元首和極少數親信;連端茶送水的工作人員都沒讓進;會議室總共只有十個人。
會談持續的時間比較長;中午的時候雙方出來用了午餐之後;又關上門繼續談;知道下午三點半;這次會談才告一段落。
至於雙方元首談了些什麼;新聞公告的時候卻是官樣文章;只是說主賓雙方進行了親切熱烈友好的交談;對於當前共同關心的問題進行了深入的交流;增強了互信;加強了兩國的傳統友誼云云……至於具體內容嘛;無可奉告
反正當時文德嗣和威爾遜兩人走出會議室的時候;中美雙方的與會人員都是滿臉真誠的笑容;就知道這是一次雙方皆大歡喜的會議。
第284章日本的反應
從十一月份開始,美國開始增加對協約國的商品輸出,同時降低了向同盟國出口的比例,特別是戰略物資的出口,幾乎全部取消或大幅度降低。【頂【點【小【說,理由嘛,很簡單,我們要應對目前的緊張局勢,這些物資我們也很需要。
而中國這邊也同樣加大了對協約國的商品輸出,特別是以前一些協約國一直想多買,但是被中國以種種理由推辭和拖延的東西,比如大量的航空發動機、電動計算機、航空鋁合金、裝甲戰車等等。以前這些東西雖然也在賣,但是在數量上卻卡得很緊,那點兒數量根本不解渴,現在都敞開賣了。
另外中美兩國也開始承接協約**艦的訂單了。是的,以前中美雖然大賣軍火,但只限於陸軍和空軍裝備,商船也賣了不少,但軍艦的單子卻一直都沒接。這是因為協約國的海軍實力太強,兩國出於某種考慮,就一直藉口說產能不足,一直不肯鬆口。不過,當時協約國海軍還佔據著絕對優勢,對這方面的需要也不是很強烈,中美不肯,他們也就算了。
你問為什麼不直接給同盟國造?造船當然不是問題,可問題是就算造好了,你同盟國也得有本事開回去啊,咱們可是不包郵的。
但是日德蘭之戰後,協約國馬上感到了軍艦的不足,對於這方面的需求猛漲,而這時中美的態度也改變了。你們要軍艦?當然沒問題!要什麼咱都有,只要給錢,超無畏艦都可以幫你們造!
英法對此當然非常高興,不過對於戰列艦這種東西,他們還是暫時沒要,不是說不需要,而是這種東西的建造時間太長了。就算是中美這邊加班加點的造,起碼也得要一年多的時間吧。英法現在都是火燒眉頭了,怎麼可能有這個功夫去等?
他們表示如果買戰列艦的話,那就要買現貨,期貨咱不要。但是現貨的話,無畏艦那是不可能,中美兩國自己都嫌不夠用(美國19艘,中國如果把秦嶺級算進去有13艘),哪能賣給協約國。前無畏倒是有的,美國現在還有21艘前無畏(bb5…bb25),中國手裡連買帶繳獲,有12艘前無畏。中美兩國倒是願意賣掉這些舊貨,但英法又看不上眼。於是戰列艦的生意就暫時黃了,不過英法也沒把話說死,因為現在他們也不好估計這場大戰還要打多久。
戰列艦的生意做不成也沒關係,因為其他的艦艇就足矣彌補了。美國接到了60艘驅逐艦和反潛護衛艦的訂單。中國也接到了50艘驅逐艦、護衛艦這類護航艦隻的訂單,另外還有兩艘輕型航母以及配套艦載機的訂單。
這兩艘輕型航母是英國訂的,他們是被德國潛艇折騰慘了,急需一種能夠有效的進行大範圍偵查的艦艇。英國佬也是老牌海軍強國,這方面的智商自然不低,他們很快就發現了飛機這一反潛利器,於是他們也改裝了一些水上飛機母艦用於反潛,但他們這些母艦都是商船改裝的,效能很差,雖然也有一定效果,但並不太理想。
黑海之戰的例子,以及日德蘭的慘敗更是讓他們看到了飛機的威力,雖然他們還不認為航空母艦能取代戰列艦,但是也意識到自己以前的疏忽了。於是他們就決定搞兩艘真正的航母來玩,但是他們自己並沒有建造航母的經驗,在這個時候可沒那麼多時間來慢慢試驗,於是找中國訂購就成了最好的選擇。
中國是最早建造並使用航母的國家,在這方面的經驗就不用說了。在黑海之戰中,中國建造的法蒂赫號航空母艦表現出色,土耳其海軍對此讚不絕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