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5部分(第2/4 頁)
清楚後果,改革,是會觸動大多官員利益的,到時候,一旦百官發難,皇帝頂不住了,肯定是推他王守仁出去頂罪的。
這種情況,歷史上並非是沒有的。
是以,做這種事情需要膽量,而恰恰,王守仁擁有這種膽量,而且,非常他願意一直渾渾噩噩的當一個主事。
可,很顯然,王守仁不甘心如此,他也想要青史留名,這是每個讀書人都想要的事情。
是以,王守仁在南直隸軍備改革上,可以說是費勁了心思,力求不出絲毫的紕漏。
這點,哪怕是沒有曾毅的叮囑,王守仁也是清楚的。
而且,王守仁只管制定革新的規矩,框架,外在的因素,曾毅已經全都給排除了。
魏國公府,現如今,已經是表明了態度,肯定是要站在改革這一邊的,這點,王守仁不知道曾毅是怎麼說服魏國公的。
魏國公府向來不摻合朝事,這是出了名的。
而鎮守太監,那邊,曾毅也去了一趟,只是幾句話,鎮守太監就已經明白了,完全放權,無論王守仁在南京做什麼,他都會裝作沒看到,不知道。
曾毅已經把南京的局面給夠成了最適合革新的了,雖然有壓力,可是,就算是出現了壓力,第一時間頂上去的,肯定還是曾毅。
若是在這種情況下,王守仁還拿不出一套好的方案來,那,王守仁自己,也會覺得有愧了。
“這件事,暫時,還是要保密的。”
曾毅想了想,道:“等你把方案徹底制定出來以後,去魏國公府,找魏國公商議一番。”
“然後,確定之後,拿過來,讓本官也瞧瞧,就是了。”
曾毅雖然不懂軍備這方便的事情,可是,卻也能看個大概不是,細節方面,肯定有王守仁制定的。
而且,有魏國公那個老狐狸在,就算是有問題,也肯定會被他看出來的。
是以,曾毅要做的,仍舊是掌控局面,掌控大勢,就足夠了。
只要大的方向對了,其他的,一些小的錯誤,還是可以進行修改的。
“恩。”
王守仁點了點頭,卻也知道,曾毅不摻合這件事,其實,就是因為不懂,這世上,沒有全才。
曾毅不懂,所以不摻合,只把握大局,這,就是賢能。
這世上,有多少的官員,明白這一點,可是,卻做不到這一點,真正遇到有利益有名聲的事情上的時候,總是要‘插’一腳的。
而曾毅,如此的年紀,就能有如此的覺悟,卻是讓王守仁自愧不如的,他雖然自認為不亞於人。可是,王守仁也是一個很客觀的人,自認為,當年,他也如同曾毅這個年紀的時候,絕對沒有曾毅這般的心‘性’,更沒有曾毅的這般機遇。或者,換句話說,就算是現在,把曾毅為官以來所遇到的事情全都攤在他身上,把他換成是曾毅,他也做不出比曾毅更好的結局了。
第三百五十三張妙計
京城‘亂’了,整個大明朝,也‘亂’了。
到處都是東廠的番子,各種苛捐雜稅,數不勝數,甚至,一夜之間,有富戶被抓,罪名是各式各樣的。
可是,有一點,家中的錢財,卻都是盡數被抄了。
這事情,在大明朝各地都有上演,只不過,這被抄的富戶,卻也並非是太過富裕。
都說官shanggou結。
那些大的富戶商賈,就是東廠的番子,也是不敢輕易盯上的。
富戶如此,普通百姓的日子,更是遭了。
原本,大多數百姓都是靠著種莊稼或者砍柴等維持生活的。
可,現在,東廠的‘私’設名目的各種苛捐雜稅,可是多不勝數,根本就不管你是否能活命,只管找你要牽扯。
要是沒有,行,糧食也能給你抵了。
哪怕是前腳他們剛走,你後腳就餓死,他們也是管都不會管的。
甚至,就算是你撞死在東廠番子的跟前,他們還會哈哈大笑,根本就不會理你什麼的。
可以說,東廠的番子,已經在短短的時間內超越了當初錦衣衛的禍害。
一個東廠,毫不誇張的說,若是敢這麼持續下去,遲早,會把大明朝的江山給‘弄’垮的。
南直隸,也不例外。
只不過,或許是東廠的番子得了劉瑾的命令,是以,曾毅這個應天府尹治下的各縣,卻是沒有出現什麼東廠番子‘逼’民的事情。
至於南直隸的其他地方,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