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0部分(第4/4 頁)
此時,最起碼也要謙讓幾句啊,哪能旁人這麼一說,他直接就認了。
“說來,這屠庸倒是會掩藏,其在朝廷為官這麼多年。諸位大人竟然一直沒發現其的本‘性’,可惜。可惜啊。”
“若是早些發現其的本‘性’,何至於今,讓城外千萬百姓因此遭罪,雖沒丟了‘性’命,可卻是遭了此等大罪啊。”
曾毅這話說出來,才是重點。
同時,也是讓幾位內閣大學士皺眉的,這等於是要完全把錦衣衛從這件事上摘出去了。
這個案子的始末,如今滿朝文武除去曾毅外。等於也就內閣知道了,只要內閣不追究此事,日後不抖出此事,那,錦衣衛的名聲,也就保住了。
可,若是單純如此的話。曾毅一心保住錦衣衛,這,就等於是他送給了內閣幾位大學士一張鉗制他的線。
這對於任何一個人而已,尤其是對於朝廷大臣而言,是絕對不喜歡的。
所以,才有了曾毅剛才的這一番話。
屠庸是如今在錦衣衛任職的。也是在錦衣衛擔任右監察官的時候犯下了如此大罪的。
可,問題是,屠庸在錦衣衛為官才多久?才幾年?可,屠庸可是在朝廷為官近乎一輩子了。
這種情況下,滿朝文武竟然沒一個知道屠庸的秉‘性’的?甚至,讓其一步步登上高官?
若是說此事要和錦衣衛牽扯上,那。不妨也和當初屠庸的那些個上官同僚等都牽扯上,會不會是他們早就發現了屠庸的秉‘性’,可,卻是得了好處,所以,才不吭聲的。
曾毅這話,說的可就是胡攪蠻纏了。
可,這胡攪蠻纏,卻偏偏有那麼一絲的道理,忽悠在朝堂為官那麼多年了,歷次京察等都沒查出他的‘毛’病,到時候,吏部是不是也要牽扯進去?
若是這麼追究下去,如今眼前的這個案子,是,肯定要和錦衣衛牽扯上關係,讓錦衣衛的名聲更臭。
可,同時,到時候,曾毅可就從另一條線上出擊了,到時候,肯定要有不少朝廷大臣遭殃了。
曾毅這,就等於是在和幾位內閣大學士作‘交’換,而不是受制於他們。
‘交’換成功了,那,好說,這事,二一添作五,以後誰都不提,可是,若是不同意,那,一拍兩散,你把錦衣衛名聲徹底搞臭,甚至,最後迫於壓力,錦衣衛被解散了都成。
可,前提是,你們內閣要承受住朝廷大臣遭殃的後果。
至於如何遭殃,那,可就是走一步說一步了。
曾毅這話,讓內閣幾位大學士苦笑連連,這是歪理加胡攪蠻纏,可,偏偏,硬是被曾毅給講出了一些道理來。
難不成,這世上,一個儒雅文人今個因緣成了殺人犯,在殺人之前的許多年,就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