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0部分(第2/4 頁)
是,曾毅畢竟是一人,沒有分身之術。
所以,對於內閣,正德最多也就是平日裡躲著點,不見面,也就是了,再有,就是今個這般,小孩子心‘性’,為難一下,也就罷了,一般情況下,是不會真的如何內閣的幾位閣老的。
“平日裡,曾愛卿就常在朕跟前提起,言道內閣諸位閣老,為國之柱石,而劉先生,身居首輔之位,更是責任重大,真豈會因此而怪罪劉先生?”
正德這話,聽在內閣大臣耳朵裡,忒不是滋味了,曾毅也是臣子,憑什麼曾毅說什麼就是什麼了?
難不成,曾毅要是說他們內閣的閣老們都是‘奸’佞,正德還真就信了?
只不過,誰讓皇帝信任曾毅?
而且,曾毅這話,也是的確是在誇獎內閣的,而且,是把內閣看的極重,這,還是讓內閣的幾位閣老心裡暗自點頭的。
尤其是內閣首輔劉健,更是心中暗自點頭,若是正德這話是真的,那,曾毅此子,倒是厚道。
歲說平日裡和內閣有不對付,可是,還是分得清善惡的,也懂得在陛下跟前,說什麼,而不是隻會討好陛下。
“陛下過譽了,曾大人過譽了。”
劉健起身,不過,卻是分先後順序,謙虛了一下,不管他心裡怎麼的高興,可是,這謙虛,是必須要有的。
“好了,今個早朝,若是無事,就此散朝吧。”
正德打了哈欠,他可是不想繼續在龍椅上做下去了,這都這麼長時間了,昨夜,他還真是氣的一夜沒睡覺,這會,已經是開始哈欠連天了。
若非是之前要等曾毅來,把這事給劃上句後,這會,他指不定早就散朝睡覺去了。
說完這話,見下面大臣沒有人吭聲,正德也就起駕了。
這也不是下面的那些臣子們不好奇,問題是,這事,內閣已經知道了,若是他們在喊著他們也要知道詳情,不能只是讓內閣知道,而瞞著他們。
那,可就是要得罪內閣了,難不成,他們不信任內閣?
所以,下面的大臣們雖然好奇,可是,卻也只能忍著了,日後,或許能從內閣的嘴裡聽出些什麼來,亦或者,接下來的這幾天,從京城或者其他地方,聽來些端倪線索來,也未可知的。
而滿朝文武散朝之後,內閣的幾位閣老和曾毅,卻都是默契的站在原地沒有離開,那些個大臣也知道他們之間肯定是有話要說。
若非如此,那最後的一道奏摺,皇帝直接讓人拿給內閣的幾位閣老看看也就是了,曾毅幹嘛還非要敢來上朝?
難不成,就是為了這道奏摺不成,這不是扯嗎?
“這事,昨夜匆忙之下,卻是沒來得急提前告知諸位先生,還望諸位莫怪。”
曾毅這先生二字,可並非是師徒的那種稱謂,而是一種尊稱,這對內閣的幾位大學士而言,他們的身份或許不足以讓曾毅稱呼他們為先生,但是,他們的學識,卻是足夠讓曾毅稱呼他們為先生的。
對於學識,曾毅是自愧不如的。
第五百八十九章談
幾位內閣大學士看著曾毅,心裡卻是一股說不出來的感受,這事情,其實也怨不得曾毅,只能是那屠庸做事太過了。……
這事牽連到了曾毅身上,自然而然的,曾毅不可能把火繼續往他自己身上燒,曾毅這做法,沒錯。
換成任何一個官員,若是有能力做出類似曾毅這樣的反擊,也肯定會如此的。
“曾大人好手段。”
內閣首輔劉健衝著曾毅拱了拱手,時至今日,別看沒過去多長時間,可是,劉健卻是已經沒了想要收曾毅為弟子的想法了。
倒不是說曾毅不夠聰明,而是曾毅太過聰明瞭,就如同今個朝堂之上,劉健可以肯定,那些出自皇帝口中的話,最起碼,有一大半都是曾毅提前囑咐過的。
曾毅能料到今天他要帶領文武百官敲響登聞鼓。
甚至,能提起囑咐正德一些話,把他這個內閣首輔給‘逼’的節節敗退,這些,或許劉健也能做到。
但是,這也可以證明,曾毅的才智,是可以和劉健他們差不多站在一個高度的了。
劉健並非是那種真正的沽名釣譽之輩,他既然‘交’不了曾毅什麼了,那,他也就不會在收曾毅為徒了。
當然,還有,那就是曾毅的‘性’格,在劉健看來,卻不是老成之道,相反,是極為‘激’進的,這並不是說曾毅為人處世各種‘激’進。
而是曾毅推行一些東西的時候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