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部分(第2/4 頁)
是知道的不多。”
毛丫頭還不知道住嘴:“我聽說青州大姓有喬、朱、王、謝,不知道他們是個什麼情形?”
徐烈的表情開始扭曲,如果說鄭靖業算是草根的話,徐家連草根都算不上。青州世家當然不鳥他們,在徐梁的手段下世家選擇蜇伏,卻不是心服。幾家世家公子,個個清高自傲十分不想理會徐烈,徐烈年紀又不大,沒交到幾個高檔朋友,鬱悶,很是鬱悶。
冷笑:“那些仗著祖輩餘蔭的東西,有什麼好說的?”鄭靖業挑書僮也是挑相貌好的,徐烈基因不錯,後天條件也好,養得唇紅齒白,烏目白膚,薄薄的嘴唇一撇。
鄭琰心道,你丫這副樣子純就是個公子哥兒,還是目中無人等著被削的那一款。擱小說裡,你就是用來襯托男主的。如果男主是世家出身,你就是凸顯男主家教的,如果男主是草根出身,你就是凸顯男主之奮發的。要是你們家世一樣,就是顯出一樣米養百樣人的。
與徐烈相比,鄭文博就老成得多。鄭文博的爹是鄭靖業一手帶出來的,姓都跟了鄭靖業的姓,十分崇拜這位老主人,萬事都要模仿一下,教兒子上面更是如此。鄭琰看著他,就有一種看著少年版鄭琇的錯覺。
聽徐烈說青州世家不好,鄭文博皺一皺眉,勸說道:“世家屹立百年,自有過人之處,阿烈不要以偏概全才好。”
“有何過人之處?”徐烈長這麼大,最恨有人當面駁他,“我倒要請教世兄。”
張亮比這兩個都爽直,他的個頭與這兩個人差不多高,鄭靖業考試他們才藝的時候發現他的武藝學得很不錯。但是他爹張進書自以武人粗鄙,立逼著他學文,他這武藝還是偷著練的,被他爹發現過一次,抓過來打了個半死。
鄭靖業不在乎什麼斯文不斯文,倒是鼓勵他習武,但也說:“書也要讀的。許多兵法都是前人經驗,寫在書中,比你自己摸索快得多。兩軍對陣,指揮千軍萬馬,不是憑一己之勇力能夠辦得到的。”
張亮聽是聽進去了,依舊對於彎彎繞繞的事情不太感冒,見兩個吵上了,不耐煩地道:“你愛吃甜的,我愛吃鹹的,這有什麼好爭的?你見著好人、他遇著上惡人,誰也不能替了誰去。”又說他父親那裡,地方小,卻也有幾家“旺族”也發生過一些事情:“一母同胞的兄弟還有君子有小人呢。”
鄭琰看得直樂,三個人三種樣子,比自家侄子們新鮮多了。託著下巴看著徐烈上半張臉隱在一片黑霧之中,笑道:“他們愛怎麼樣怎麼樣,好也罷、歹也罷,總不幹咱們什麼事兒。哎,屯田那裡是軍屯還是民屯?”
她一說話,三人都緩了一口氣,其實張亮也不太清楚屯田的事兒,雖然他爹是管屯田的。鄭琰有些失望,即使是土著也不是個個都是萬事通啊。
回到住處,徐烈步子就放得很重。
鄭文博也是一片好心,自以自己年紀在三人中居長,又都是離開父母來依相府,鄭靖業把三人安排在一處住,他便要勸一勸徐烈:“那是相公愛女,你這樣在她面前說外邊的是非,倘或傳到相公耳中,如何是好?”你就當哄小孩兒,哄過就過了。
徐烈一扭頭,張亮也不耐煩了,把腦袋擰到另一邊,心道這徐家大郎比個娘們兒還彆扭。
第五十一章 氣大了
鄭靖業知悉之後不免長嘆:“創業難,守成更難。”想得個滿意的繼承人,那是難上加難。徐烈的功課是三人裡面最好的,但是這性情實在不夠穩妥。
鄭靖業也不喜歡世家,但是對於世家裡有本事的人如顧益純他還是欣賞的,縱使不喜歡李俊,也承認李俊的字是很好的。世家的某些方面還是可取的,要不然他就不會讓兒子娶世家女,還讓兒媳教女兒一些知識了。徐烈這種潛意識裡一竿子打死的想法,真是要不得。
“青州世家真是沒用!”鄭靖業下了結論,“眼高手低,失於驕縱,徐烈在京中還得碰幾次壁才能老實。也罷,先讓他學著點兒面上的禮儀,出去不失禮,剩下的就看他的本事了。”
由對徐烈的評判,鄭靖業又想到自家子孫。孫子的功課也要檢查了,這一檢查,又檢查出一段故事出來。鄭德良破記錄地成了鄭家孫子輩裡第一個捱了鄭靖業打的人。
鄭德良是鄭德平一母同胞的親弟弟,如果他與親哥有什麼相似的地方也不是什麼難以接受的事情。兩人都懶,但是懶的情形不同。鄭德平到底大兩歲,懶得比較有風格、比較有水平。鄭德良不同,他懶得比較隨性。他腦子也不笨,但實打實是一個問題兒童,只是之前他懶得出問題而已。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