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部分(第3/4 頁)
寫道“靜觀其變”
劉毅會意地點點頭,再不說話。
能成為將領的人,有那個是白給的?周安穆邀路強來參軍,想報恩是一方面,另外路強的體格也確實很適合做個軍人。
而何無忌和劉毅卻不這麼想,這個年輕人固然是個很好的當兵材料,不過從他身上流露出來的那種氣質也很令人生疑,他們甚至在想,這小子會不會是那個被桓玄迫害的高官家的公子?
北府軍最早是由謝玄建立的一支軍隊,謝玄曾率領這支只有八萬人的軍隊大敗八十萬前秦大軍,堪稱當時絕對的強軍。
初始時有八萬之眾,後來也曾一度突破十萬,不過隨著掌權者對這支軍隊的忌憚,紛紛開始有意無意地分化拆解這支軍隊。
尤其是桓玄上臺之後,不但大肆屠戳北府將領,還先後數次裁撤北府軍,所以這次由劉裕主導的造反,與其說是恢復晉室,倒不如說是他們的一種自救,這些北府舊將都十分清楚,如果再這麼下去,他們早晚都會被桓玄殺乾淨。
北府軍兩座大營,一在京口,另一處就在江北岸的廣陵。受桓玄的壓制,兩座大營現在加起來也不過兩萬人。
就是這兩萬人,桓玄還不放心,兩座大營的主將都是他桓家人不說,他還在廣陵駐紮了兩萬他自己的直屬人馬,用以防備江北大營,而北府軍的江北大營才不過五千人。
京口和建康一樣,都位於大江南岸,京口的桓玄軍隊雖不多,不過在建康外圍,卻佈下了二十餘萬軍隊,在保衛建康的同時,也未嘗沒有防備京口北府軍的用意。
不過兩座大營的主將雖是桓家人,但中低階軍官,卻還是原北府軍人,就如周安穆等人一樣,也正是有了這些基層力量,劉裕他們才敢密謀造反。
劉毅原來就是江北大營的主將,不然劉裕也不會讓他回來了。
江邊早有人等候,在巡邏士兵的掩護下,一行人悄無聲息地進了大營。
現在已經是午夜時分,軍營內大多數營帳都已熄了燈火。這時候,當然不能再讓路強去斥候營報到了。
何無忌和劉毅帶著路強進了一座還亮著燈的大帳,進去路強才發現,原來帳中早有個中年文士等在這了。
見到眾人進來,中年文士忙放下手中的書卷,起身拱手道:“見過二位將軍”眼光掃過路強,雖覺路強眼生,不過見路強穿的是普通士兵的軍裝,倒也未在意。
何無忌點頭道:“讓道和兄久等了,怎麼樣,還順利嗎?”
叫道和的中年文士臉色沉重起來,扭頭看了路強一眼,顯然是有重要的話想說,卻又不知路強的底細。
路強很知趣地躬身施禮,轉身走了出去。
站在夜空下,抬頭仰望如鉤的彎月,路強突然發覺,自己越來越象這個時代的人了。
正文 第二十九章 貴人出門
更新時間:2014…9…8 9:28:48 本章字數:3658
斥候,其實正如路強想的那樣,就是古代的偵察兵,集巡邏、刺探敵軍、抓捕俘虜等等功能於一身,是名副其實的古代特種兵,而且也不是什麼人都能勝任的。
尤其象北府軍這樣的強軍,所挑出來的斥候,個個都堪稱軍中精銳,武藝高強、弓馬純熟。
路強把什麼都想到了,唯獨沒想到的就是,後世的特種兵都是經過艱苦訓練,並嚴格篩選出來的。
不可否認,他的身材體型都很適合當個武士,不過並不代表他就會是個合格的斥候,所以他要想成為一個合格的古代特種兵,也必須經過嚴格的訓練。
江南地區多山川湖泊,由於北方勢力混雜,阻隔了江南同北方草原地區的商貿,而戰馬這種軍用品,更是稀缺物品,所以地處江南的東晉軍隊多以步兵為主。
不過不同於江南大營,江北大營原來主要兵種都是騎兵,但由於桓玄的不斷分化,五千騎兵現在也只剩一千多匹戰馬,其餘都變成了步兵。
也只有斥候營還是清一色的騎兵,因為不是戰時,斥候營的任務也就是巡視一下營盤四周,而且人數也不多,只有一百人,由一名隊主統領。
隊主算是軍隊中最低階的軍官了,下面雖還有什長、伍長,但那也都是普通計程車兵,可以隨時任免的。
一個軍官把路強領到斥候營交給隊主就走了,也沒特別交代什麼。何無忌等人也不知去了什麼地方。不過路強覺得這樣更好,畢竟他也不想讓人覺得自己是依靠關係來的。
隊主名叫楊廣漢,三十左右,身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