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3部分(第4/4 頁)
面色沉靜似水,一句話不說,又彷彿有什麼心事,與他走得近的官員便問了出來,黃權聽到文官的話,先愣了一下,接著反應過來,隨口道:“沒什麼,黃蘭等人是咎由自取。”
“唉。”那名文官嘆息一聲,說道:“主公也太無情了,就算大人的堂弟犯案,只斬黃蘭一人便可,其他黃家子弟不過就是挪用一點資金,或者行了一點賄,何至於死。
更何況黃大人十年輔佐主公,功勞苦勞都再無第二人,這懲治也太過了些,別說黃大人。誰沒有點想法啊。”
“我沒有想法,我勸你們也不要有想法。”黃權冷聲說了一句,那名文官見狀,連忙唯唯諾諾地退了。
……
“蜀王殿下,請上御駕車碾。”
到了宮門,早有許多沒去望星臺的文武迎候,伏壽站在首位,後面有黃玥,劉循。劉康等人。
三十二匹駿馬拉的車碾,碩大而豪華,兩旁宮女太監依次站立,王緒帶著士兵分到車碾兩旁,好厲害黃月英一左一右。隨劉璋進入車碾,然後侍立兩旁。
“好大的馬車。”劉璋一個人坐在裡面還真覺得空曠。
伏壽帶著文武百官進入正殿,在門口,太監從伏壽手上接過詔書,大聲宣讀擁立新帝的詔命。
待宣讀完,上千文武,上萬士兵一起下拜:“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新帝登基,國運昌隆。”
隨著太監的尖聲唱幕。劉璋被一名太監扶持下來,緩緩走向殿門,後面好厲害,黃月英。張任,黃權。蔣琬,折蘭英,樊梨香,趙雲,馬超等依次跟隨。
“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劉璋踏上玉階坐上龍椅,殿中群臣參拜。
公元209年十二月十二日,伏壽下懿旨立劉璋為大漢新帝,以元和為年號,210年為元和元年。
“眾卿平身,自黃巾之亂到如今天下一統,已近三十年,據董卓入京,也已二十年,大漢終於重歸一統,百姓得享太平,諸位皆勞苦功高。
燕王黃月英,自襄陽跟隨,屢敗強敵,政略奇謀百出,功勳當居首位,朕冊封黃月英為太師,領中書令,參議軍部。”
“謝吾皇。”黃月英下拜,三省六部制已經和群臣透過氣,這些人倒也知道什麼是中書令,三省六部制三大文官,尚書令,中書令,門下侍中,中書令看皇帝賦權,權位可大可小。
至於太師,那不過是一個榮譽虛銜。
“現在由燕王宣讀�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