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部分(第2/4 頁)
想了半天,羅劍又說道:“兩位,你們覺得能不能從朝廷的礦山供應礦石呢?”
“興華,你別胡想了,就朝廷的礦山,自己練鐵都不夠用,如何又能供應這鍊鋼廠呢?這鍊鋼廠需要的礦石可比朝廷鍊鐵廠多得太多了!”陳子龍氣憤地說道。
隨後陳子龍給羅劍詳細介紹了朝廷鍊鐵廠的現狀,這些朝廷辦的鍊鐵廠,基本都是人浮於事,礦工們食不裹腹,每天的採礦量少得讓人吃驚。
“小劉,你們這些礦石能用多久?”
“首長,你別看現在這些礦石看起來不少,實際上等開爐了,根本用不了多久的,估計半個月都用不了。”
見史、陳二人都在沉思中,羅劍開口說道:“這樣吧,如果礦石不夠,就先花錢買著,鍊鋼之事一定不能耽擱了。實在不行,我們另開新礦,這廬州礦產非常豐富,我就不信就他朱百弼家的封地裡有礦。”
“興華,不行我再挪點錢出來吧,這鍊鋼廠確實不能停了。”史可法苦笑著說道。
聽史可法這麼說,羅劍心道這揚州官府哪裡還有銀子?
儘管自從史可法督師揚州以來,這江北四鎮稅收一分銀子也沒上交朝廷,但實際上自從清兵南下之後,江北一帶已是糜爛之極,百姓生活都要靠官府救濟,卻又哪裡收得上稅來?
這清兵剛剛退走一個月,生產還都沒有完全恢復,想靠自身解決問題恐怕是難了。
“那就這樣吧,呆在這裡也解決不了問題,回揚州我們再想辦法。”羅劍也是無奈之極。
等史可法選好了火藥廠的廠址,一群人騎馬回到了揚州。
回到揚州的史可法急忙回府去給朝廷寫奏摺去了,羅劍低著頭鬱悶地回到府中。
此時的南京城卻又是另一番景象,多鐸退兵讓弘光帝和滿朝文武盡皆鬆了一口氣。緩過勁來的弘光帝首先有了新的想法。
一個月前還準備離京出逃,沒想到現在這局勢一下就穩了下來,儘管盧九德從揚州回來把羅劍的分析給朱由菘和馬閣部都說了,但二人都認為那都是以後的事情,眼下危急沒有了,這才是最關鍵的。
這宮裡去歲才修了興寧宮和慈禧殿,如今朱由菘又覺得這兩座宮殿實在太小,他的戲班子都些擺弄不開。年初擴充後宮,新納了那麼多的后妃,增加了那麼多的宮女,如今住處顯得極是擁擠,朱由菘認為這再修宮殿已是迫在眉睫的事了。
當然,皇帝要想修宮殿,一般自己不會提出來,總得有臣子上疏,朱由菘想了半天,終於找到保國公朱國弼,讓他上疏請修宮殿。
馬閣部也覺得壓力小了許多,其他倒是次要的,主要是找他要銀子的少了。這江北四鎮以前可是把馬閣部給坑慘了,養了那麼多的兵,每年要的銀子已是天數。
馬士英清楚的記得,自從弘光帝繼位後,楚鎮(左良玉部)及四鎮天天找朝廷要銀子,楚鎮兵馬五萬餘人,需銀子一百八十萬兩;四鎮兵各三萬人馬,需餉二百四十萬兩,江北其他人馬還需要一百萬兩。
光這五鎮倒還罷了,其他還有京營六萬人馬;需餉一百二十萬兩;沿江一帶的江督、安撫、蕪撫、文武操江、鄭鴻逵、鄭彩、黃斌卿、黃蜚、卜從善等八鎮,共有兵馬十二萬餘人,還得計餉二百四十萬兩。
這需支出的軍餉合計已經超過七百餘萬兩。而四川、湖北、山東、河南等地已陷滿清或流賊之手,早已無法收稅,據大司農統計全年所有稅收只有六百萬兩,如果遇到水旱之災,這稅收還得減少,如今連南京的太倉裡也無隔夜之糧了。
而除掉軍隊餉銀外七百萬兩之外的支出還有官員俸祿、其他各項開支,朝廷早已入不敷出。
如今這楚鎮已經反了朝廷,這餉銀自是不用再出,而江北四鎮中廬州黃得功部已經併入揚州,如今只剩下揚州和劉澤清部兩鎮人馬。
五鎮變成了兩鎮,而江北的局勢竟比以前還好,馬閣部自是樂不可支,心裡想著這下該鬆一口氣了。
剛鬆了一口氣的馬閣部接到弘光帝的傳詔,讓他進宮陛見。
馬士英顛顛跑到武英殿,見戶部尚書張有譽、兵部尚書阮大鋮、保國公朱國弼、項城伯常應俊等人已經等在殿上了,四人都被皇上賜了座,還有一個空的座位,顯然是留給自己的。
馬士英看了看殿上眾人,心裡猜測著皇上召自己來的目的。
其他三人馬士英自是極為熟悉,對這項城伯常應俊卻知之甚少,只知這常應俊當初是個皮匠,在弘光帝從懷慶逃難時,獨自揹著朱由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