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部分(第3/4 頁)
幾個房間一個小院獨門獨戶,幽靜而韻味。從前他沒有這個能力,而現在他有了。
“嗯……”衛蘭沉吟。
“安樹,孩子的功課還是重要的,那就買個吧。咱們這棟樓的確吵了點,小然的成績會受影響的。”
安樹看了妻子一眼,再看看兒子。
“那好,我去打聽打聽哪有房子賣。”
“聽說城南建了個香山小區,環境挺不錯的,就是貴了點,要100多一平米,一套房要八千多。”
聽著母親那驚歎的語氣,安然無語搖頭。100多塊一個平方的房子還貴,那後世這個城市四五千一個平米的房子怎麼辦?
“我不想住樓房,我喜歡外公原來住的那種。”
安然沒有炒房的意思,他是真的喜歡那種帶院子的老式瓦房。
安樹呵呵笑,在兒子腦袋上摸了一把:“咱們兒子不喜歡住新樓,那聽你的,老爸明天就託人去問問有沒有院子買。”
衛蘭瞪了他一眼:“孩子懂什麼啊,新樓房乾淨敞亮住的多舒服,幹嘛買舊的。”
“錢是兒子賺的嘛,當然是聽他的。你放心吧,咱們兒子以後肯定有出息,能給他媽買樓房,是不是啊小然。”
安樹的理由很強大,這也是他真正的心思,既然是兒子賺的錢,給他花那是天經地義的。
“你們爺倆都一個樣,說風就是雨。”
衛蘭撲哧一笑,摟住安然眼中全是溫柔:“兒子,媽不要你賺錢,只要你開開心心的成長,做個有出息的人就行了。”
三言兩語間,一件人生大事就算是說好了,這讓安然有些詫異,他有無數說服父母的理由都還沒出口,這就答應了?他清晰的記得,前世到了2000年時,他家買了一套新房,前前後後光商量地段價格這些事情就花了幾天。
安然還沒有意識到,由於自己的重生,也改變了父母。這是很正常的事情,大多數人消費的態度,取決於口袋中的鈔票厚度。有錢人買東西不需要有顧慮,只要喜歡就能出手。沒錢人是不敢的,特別是買大件的時候,必然是斟酌再斟酌,商量再商量。
安然忽視了一個事實,他現在已經算得上一個有錢人了,八十年代的有錢人。窮慣了,不怪他。
雖然商量好了要買房子,安樹還是急匆匆的把錢存進了銀行,買房子不是一時半會就能搞好的事情,總不能把這麼多錢堆在家裡,這樣太不安全了。
安然跟著父親下樓,父親向右他向前。已經到了去李爺爺家學習的時間,逐漸真心愛上音樂的孩子,不想漏掉一節課。
安然前世就喜歡音樂,很喜歡的那種,不是如此他也不可能記住那麼多的歌詞和旋律。但是喜歡歸喜歡,他從未接觸過系統的音樂教育,連識譜都辦不到,基本就是個音樂盲。
中國的學校自初二以後,便沒有副課的容身之地。所謂的地理、音樂、美術之類,不是被主課老師借用,就是淪為自修。像安然這樣喜歡而沒有條件接觸自己喜歡的東西的孩子比比皆是,這也許才能算是應試教育最大的敗筆吧。
答應母親去跟李爺爺學音樂,部分原因是安然本身對音樂的愛好,更多的卻是為自己現在寫歌賣錢做一個鋪墊。因為只有這樣,才不會顯得過分突兀,才能給自己所做的事情一個可以自圓其說的理由。可是現在,他的心思已經變了,不再是那麼功利,放下了金錢的執著,融入了自己的情感。
從喜歡聽到現在對音樂有些入門級的瞭解,安然越來越尊敬李雲飛,因為是他把自己帶進了這扇廣闊的天地,更因為李雲飛對他的悉心教誨。不光是音樂上的教導,也有為人處世做人這面的指導。
安然越來越覺得,李雲飛像是他人生的老師,真正意義上的老師。類似古代中國道德倫理中的師徒關係,而不是現代教育中近乎買賣似的師生關係。
古代中國,每家每戶堂屋的正壁上都供著“天地君親師”的牌子,逢年過節,人們便叩首禮拜,把老師和天地君王父母同列為神聖。在中國的傳統定義裡,師生關係通常被視為僅次於直隸親屬關係的最重要的社會關係,師承關係往往維持一輩子。
而經歷十年動亂後的師生關係,古代流傳下來的那種由倫理道德約束的東西早就崩潰殆盡,從而轉化為老師管理學生,和學生掙脫束縛的對抗。等到二十一世紀後,更是赤裸裸的演變成金錢關係。當然,並不是每一個老師都只為了錢而進行教育,但大部分的老師只是單純的為了金錢付出勞動。
安然不知道自己為什麼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