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部分(第3/4 頁)
雕像,表情溫和,好像在控制著內心的慾念。其意在教人節制物慾,修身養性,端正操守,守身如玉。
第三幅畫畫一人用布巾勒住嘴巴,胸前寫有“金人”二字,意為做人應該少說多做,惜言如金。這裡用的是“金人緘口”的典故,說的是孔子曾在周朝太廟右階下,看見鑄著一個金人(銅人),嘴上被布纏繞三週,即“三緘其口”,背後有銘文:無多言,多言多敗;無多事,多事多患。
第四幅畫畫一人兩手張開,侃侃而談,胸前寫有“石人”二字,意在教人要敢於仗義執言,立場堅定。“石人”原也是周朝太廟階下的雕像,與右階“金人”的位置相對,胸前也有銘文:無少言,無少事。
第五幅畫為墓主人的畫像,他正在屏神凝息,閉目深思,也許正在考慮如何應對這複雜的人生?
最後一幅畫畫一筒狀容器,上有一刻度線,東西裝得過了線,便會從筒底漏掉,意為做人應當廉潔,不要貪得無厭……
六幅普通的畫,卻講述瞭如此豐富的人生哲理,也留給人們太多的思索……”
035 違規
張軍很生氣,後果很嚴重。
安然一身輕鬆的走出來,就看見滿臉陰沉一副恨鐵不成鋼表情的張軍老師站在門口。這種氣場很可怕,彷彿全世界的人都欠他幾百塊錢不還。男孩很詫異,是誰惹得總是滿臉笑容的張老師如此生氣?
“安然你過來。”張軍看著男孩招手。
“張老師,您找我有事?”安然摸不著頭腦,連忙走上前。
“現在幾點知道嗎?”
“嗯……九點二十五。”
張軍氣得發笑:“你還知道時間?你知道考試規則嗎?未滿半個小時不得交卷,否則直接做零分處理。”
“啊?”男孩現在知道張軍老師黑著臉的緣由了,這個考試規則他當然知道,不過剛才太急給忘了,“那個……張老師……?我……”
安然沒有辦法解釋,他也找不到解釋的理由,錯了就是錯了,找再多的理由也是錯。
男孩喏喏的站著,雖然他並不在意這種競賽,可把老師氣成這樣心裡終究過意不去。“老師對不起,是我的錯,請您原諒。”
“唉!”
滿腔的怒火被學生一句話消弭得一乾二淨,面對知道錯誤的學生,哪個老師都願意原諒。面前的孩子張軍很喜歡,正因為喜歡所以剛才如此生氣。
“算了,你是不是身體不舒服,會不會是昨天晚上受涼了?”
張軍不想苛責下去,這才是十來歲的孩子,知錯能改就是好的,就算這一次不能取得好成績又怎樣呢?明年他一樣有機會的。
“應該不是,可能是早上吃東西吃壞了。”安然低頭聲音很低,慚愧啊,三十多歲的人了,還和董青那種十幾歲的小妮子打賭,結果吃得太多肚子受不了……
“你先找個地方坐一下,我去看能不能找組委會說說,給你一次機會。”
張軍想了想,指著不遠處樹下的水泥圍欄,那是操場上的簡易座位。安然已經交了答題卷,現在再生氣也是無用,只有去找組委會的老師說說,看能不能網開一面。
心裡嘆著氣的年輕老師沿著走道向組委會辦公室走去,十五分鐘寫完一篇作文,還是在緊張的競賽中,張軍對安然的競賽作文質量已經不抱太大希望了。現在去爭取只是為了給孩子一個機會,同樣也給自己一線希望,哪怕只有萬分之一。
組委會的臨時辦公室在另一棟樓,從這棟樓的盡頭饒過一個水池就是。從滿懷希望到如今的失望,張軍的心情份外的煩躁。他知道董青也許也可以取得好成績,但是沒有安然的把握大,是以他的希望大半都寄託在男孩身上,沒想到結果是如此的出人意料。
“咦?”
還沒走到一半,張軍的視線被幾個教室外面竊竊私語的監考老師吸引。看樣子他們應該是組委會的巡考,可手裡拿著張答卷正小聲說話的那個,不正是通知江南市教育局帶隊幹部找自己的考場老師嗎?
發生了什麼事情?
張軍走上前去,他們似乎在爭論著什麼,聲音太小又聽不大清楚。他看了看教室裡埋頭寫作的學生,無語的回頭望了望大樹下坦然坐著的安然,搖搖頭。
“這位老師,請站在考場三米外,不要影響競賽正常舉行。”
張軍站了有一會了,這才被人看見。
“好的,”張軍點頭腳步卻不移動:“我是剛才那個學生的帶隊老師,就是那個十五分鐘交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