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部分(第4/4 頁)
明應該打起十二萬分精神來應付明天的考驗,偏偏怎麼也提不起勁。
“篤篤!”第一次響起敲門聲的時候,他還沒反應過來,直到第二次敲門聲響起才驚覺。
好像離晚飯時間還早吧?莫可閎遲疑的開啟門,只見楊一手提著公文包,臂上掛著西裝,一手抱著Subway的快餐袋。
“你怎麼……已經來了?”莫可閎有點發懵,按照行程,楊路6點會來接他去吃晚飯,難道說不知不覺發呆了那麼久?他慌亂的低頭找手錶。
看到他呆呆的樣子,楊路笑了,“別急,早著呢!”
果然,才4點不到,莫可閎納悶了:“那你這是……”
楊側身擠進客房,輕鬆自在的將公文包和衣服往床上一扔,快餐袋子擱到了桌上。
“我們之間也不用講那些客套。今天學校裡沒事了,晚飯我都買好了。抓緊時間,把你明天要講的內容先來過一遍。”
楊路從來是一等一的行動派,說著已經拉過椅子,在寫字桌前坐好。
看到他的認真勁,莫可閎不敢再懈怠,趕緊端坐下來,打起十二萬分精神,當做正式演講般開講了起來。
他講著講著就忍不住偷瞄楊路的反應,只見他面容嚴肅,撐著頭認真在聽,看不出到底什麼反應。莫可閎難免心中惴惴,定了定神,按既定步調往下講。
講完一遍,一看時間正好四十分鐘。
楊終於“嗯”的一聲有了動靜:“總的來說不錯,我都聽明白了。但小毛病還是有些,下面是我的意見,你記一下。”
莫可閎趕緊抓過張紙,那邊楊路已經開始說了:“從Background(背景介紹)進入Results(資料結論)時劃分不夠清晰,我建議多加一塊獨立的‘Hypothesis(實驗猜想)’。明確告訴聽眾你打算做什麼,為什麼這麼做——這些其實你都提到了,只不過不夠明確。我的經驗是,不要高估聽眾的理解力和反應力,話要說得越白越好。你整個研究的三個組成部分,承接得很有邏輯性,步步推進,證據嚴密,我強烈建議你在Hypothesis中強調下每個部分間的邏輯遞進關係。”
莫可閎認真受教,像個學生般點頭記錄。
楊路一說開頭就�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