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部分(第3/4 頁)
隨著他的大喝之聲,原本埋伏於側的家將便躍然而出。只可惜,還未奔近他身,就被全副武裝的侍衛團團圍住。
王同皎大驚,眼見自己的家將被早有準備的侍衛們如殺小雞一般屠殺,自知是落入武三思的陷井。雖然心有不甘,卻也只能束手就擒。
“父皇,臣兒死不足惜,父皇您一定要看清身邊到底誰是真心誰是假意,切不可讓奸人誤我大唐啊”
他叫得淒厲,可李顯的臉色卻越發難看。冷著鐵青的臉色,目光深沉地望了眼王同皎,便轉向身邊的韋后,沉聲道:“我不該懷疑卿之言,這王同皎果然是想要謀害於你與武家表哥……”
王同皎聽得周身俱寒,眼看著韋后投來淡淡一瞥,又轉過身去與李顯低語細訴。雖聽不真切,卻也知道自己今日大概是絕無倖免了。
轉目瞪視笑得陰沉的武三思,他一聲啐在地上:“老賊,你今日囂張,他日必如張氏兄弟一樣身首異處,頭懸城樓,受萬人唾棄……”罵完,他又轉過頭望向遠處聚在一起的貴女,低喃出聲:“卿原來恨我至此,竟如此誤我……”
長嘆一聲,便垂下頭去再不言語半句,任由左右侍衛將他拖下。一場看似驚天動地的誅賊之戰,就以有些荒唐的結局落幕。數日後,王同皎便死在牢中。不過月餘,定安公主便另尚了韋后子侄,彷彿是根本就忘了前夫剛剛死於牢中一般日日笙歌無度。
而在神龍初年顯赫一時的“五王”則紛紛被外授為官,遠離了政策中心。又過得數月,便獲他罪而貶斥於千里之外,莫不鬱鬱而終……
大唐的政壇上,一群新的政治明星被捧了起來。除了韋氏和武三思的心腹之外,另有兩個極為特殊的人物。其中一人,就是京中道教領袖史崇玄;而另一個則是太平公主的情人之一胡僧僧會範。以方外之身授官封公,一時之間風頭無兩。
自然,熟知內情的嘆的不是這兩位得道高人是如何風骨不凡,仙人之姿,而是太平長公主的滔天權勢。甚至有人竊語私議,就連四月間,聖人終於立了衛王李重俊為太子之事,也是因為太平數度進言,聖人才不顧韋后反對確立了太子之位的……
神龍二年,大唐的長安城中,明裡暗裡,一場新的爭鋒正悄然無聲地展開。
敵對雙方是以韋后、武三思為主的韋后派與以太平公主為首的李氏宗親一派。風雨欲來,長安城中卻看似平靜無比,完全沉溺於一派歌舞昇平之中。遲鈍的全然嗅不出半分異樣,可生性敏感的,卻早已暗暗為今後悄然做著打算……。
第五章 角抵
正月的長安,已初現暖意,雖夜裡仍是徹骨的寒冷,可白晝時偶爾已可嗅到春的氣 息。
拾階而上,李持盈忽然頓住腳步,慢慢地回過頭去,望著有些空落落的身後,悵然 若失。
明明大明宮中,到處都瀰漫著上元佳節的喜慶氣氛。可她,卻只覺得從心底裡泛上 一抹惆悵之意。明明不是形單影隻,可為什麼還會如此的寂寞?已經很久了,那個一直 與她相伴相依,同進同出彷彿一個人似的姐姐再不象從前一樣與她形影不離。尤其是史 師名動長安之後,更是日日夜夜守在他身邊聽講求道。
在心裡,她很是懷疑。可不管她怎麼想的,那些都是她不能干涉的,就連豆盧阿母 和阿爺都不曾說過什麼,她又有什麼本事去幹涉呢?雖然看著姐姐臉上總是掛著微笑, 容光煥發得讓人覺得她是幸福。可李持盈到底難掩惆悵之意。
“又是我一個人呢”遙望著身後寬闊的廣場與重重宮院,飛翹的屋簷,高大的斗拱 ,她禁不住一聲低嘆。
聽到她的嘆息聲,身後的朝光近前一步,壓低了聲音道:“貴主,可是擔心那安樂 公主又會捉弄您讓您下不了臺啊?您莫怕,這回她要是再敢作怪,我一定收拾她”
李持盈聞言不由失笑,還未答話,秋眉已經輕叱:“胡說什麼貴主這兩年隱忍至此 ,若是你胡來,豈不是要壞了貴主的一番苦心”
轉目看了眼秋眉,李持盈並沒有安撫嘟起嘴不說話的朝光。而是笑著轉過頭去慢慢 地拾階而上。
今日是正月十五,宮中設有表演,最惹人注目的就是角抵(摔跤)之戲。許多皇族 貴戚都應邀入宮觀鬥。本來,以李持盈的身份,就算是不來赴宴,想必也沒有什麼人在 意。可因為安樂這兩年一直盯著她,就算明知會被戲弄,也只能欣然赴宴。
雖然朝光很為她報屈,可李持盈卻想得很明白:就是被安樂戲弄又如何?無非是不 關痛癢的小把戲罷了,又不會真的傷到她什麼。只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