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部分(第1/4 頁)
�R皇鋇娜蝕炔蝗蹋�換岜鬩順嗝跡�齪ψ約骸�
所謂堅壁清野,打的便是消耗戰、持久戰,然而到了本年九月,見官兵全無戰果,赤眉還在逍遙,王莽的耐心終於用盡,給廉丹下了一道詔書。
詔書共十六字,曰:“倉廩盡矣,府庫空矣,可以怒矣,可以戰矣!”
自古詔書,無有奇過此詔者,接連疊用四個“矣”字,絲毫不顯累贅重複,反而急迅錯落,紙上如聞憤怒,筆下似見嘆息,讀來不由擊節。想來王莽腕中有鬼,方可作得此般奇文。
王莽文章雖妙,廉丹卻無心鑑賞,更無詔書下酒的逸緻。作為王莽的老臣子,他太明白這短短十六個字的分量了。廉丹接詔,大為惶恐,連夜召掾吏馮衍,以書示之,嘆道:“陛下震怒,詔書責問。某受國重任,不捐軀於中野,恐怕無以報恩塞責!”
馮衍見廉丹大有破罐子破摔、戰死給王莽看的意思,連道不可,勸廉丹不如索性割據一方,等待時機。馮衍道:“今海內潰亂,人懷漢德,甚於詩人思召公也;人所歌舞,天必從之。方今為將軍計,莫若屯據大郡,鎮撫吏士,砥礪其節,納雄桀之士,詢忠智之謀,興社稷之利,除萬人之害,則福祿流於無窮,功烈著於不滅。何與軍覆於中原,身膏於草野,功敗名喪,恥及先祖哉!”
廉丹苦笑道:“此話休再提起。不然,軍法無情。”馮衍書生之見,割據叛變哪有這般簡單!且不說他在長安的家族將會性命不保,單說他如真要割據,十萬大軍有七萬掌握在主帥王匡手上,這他帶不走,而他統領的三萬將士,又有多少人真的願意跟著他背叛朝廷?
廉丹接詔不久,東平郡無鹽縣縣吏索盧恢等人交結赤眉,據城造反。王匡見廉丹遭詔書譴責,膽氣大壯,力主進攻,廉丹不得已跟從。一天之內,便攻拔無鹽縣城,斬首萬餘,勝利來得巨大而輕鬆。王莽聞報大喜,堅什麼壁,清什麼野,都不如自己的強硬策略管用!於是遣中郎將前往勞軍,進封王匡、廉丹二人為公爵,吏士有功者十餘人,也各有封賞。
初戰告捷,王匡信心百倍,原來赤眉不過爾爾,正該趁大勝之勢,全面開戰。適逢赤眉別校董憲率眾數萬人屯據梁郡,王匡下令進擊,廉丹苦勸道:“新拔城,理當休士養威,不宜輕出,更何況又是長途奔襲!”王匡不聽,出言相譏道:“廉將軍老矣,不能飯矣。”引兵獨進。
廉丹無奈何,只得率眾隨行。萬一王匡有什麼閃失,那可是王莽的大侄子,這責任擔當不起。
官兵行至成昌,正遇董憲伏兵,一時間,四處兵起,不知多少。王匡大懼,未及交戰,便倉皇率眾逃亡。廉丹苦戰正酣,聞王匡遁逃,關西老將不勝愁,駐馬聽之雙淚流,命小吏持其印韍符節,追交王匡,道:“小兒可走,吾不可!”縱馬衝入赤眉陣中,力戰而死。
廉丹部下校尉汝雲、王隆等二十餘人見廉丹生生戰死,淚下如雨,道:“廉公已死,吾誰為生?”齊奔赤眉陣中,見刀不躲,逢人便殺,皆血盡而亡。十萬中央大軍,死傷大半。
王莽聞廉丹陣亡,而且是明明可以逃生,卻偏要主動戰死,也是大為傷感,賜諡曰“果公”,厚贈其家屬。
眼看一代將星隕落,而王匡又難當大任,王莽不禁又開始為主將人選發愁。國將哀章主動請纓,道:“黃帝之時,中黃直為將,破殺蚩尤。今臣居中黃直之位,願平山東。”
王莽心知哀章比王匡更加無能,但王莽相信自己的眼光,卻更相信迷信,既然中黃直曾有過大破蚩尤的先例,那麼派遣哀章就是一個好主意,於是命哀章領五萬兵馬,馳援青徐,與王匡併力剿滅赤眉。這是本年十月初的事。
【No。2 大風】
作為一群烏合之眾的赤眉,居然能夠擊潰十萬精銳中央軍,而且殺了新朝常委級別的名將廉丹,一時之間,天下震動。人們在最初的驚奇之後,不免開始了反思,之所以會出現這場奇蹟般的勝利,究竟是因為赤眉很強大,還是官軍太羸弱?赤眉由流民組成,既未經過軍事訓練,武器裝備又差,而且時常三餐不繼,怎麼可能強大?那麼唯一的結論只能是:官軍太羸弱了,而且羸弱到了骨子裡頭。赤眉用他們的勝利昭告著天下所有的野心家,連我們都能擊敗官府,你們也一定可以!
赤眉勝利的訊息傳到舂陵,已是本年的十月中旬。劉縯聞聽之後,欣喜若狂,這正是他苦苦等待的轉機。成昌一戰,重要的不僅是赤眉的勝利,更是氣勢之轉移,原本畏懼官府的百姓們,從此平添了跟官府叫板的信心和勇氣,只要他劉縯登高一呼,立時便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