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部分(第3/4 頁)
,再投靠劉邦。
為了投其所好,他身為儒生,居然不穿儒服,不戴儒冠,生怕被劉邦嫌棄。
他天天穿著一身楚制短衣,劉邦以其能變通,不像其他儒生一樣裝模做樣,就特別喜歡他。
這叔孫通有百十個弟子,追隨他一起投了漢王,帶著這麼一支儒生隊伍,過得是風生水起。
有人說,他向劉邦推薦的,都是些盜賊,壯士,從來沒推薦自己的弟子當官。
他便笑嘻嘻的說道:“什麼叫做時機,懂嗎?現在還不是時候,打天下的時候,要的可不是文弱書生!耐著性子等吧,機會就快到啦!”
由此可見,這個叔孫通是個多牛的人物。
平時劉邦喜歡聽什麼,他就說什麼,現在自然建言制定朝儀,自然不是沒準備的。
他每日琢磨劉邦,想著什麼,需要什麼,現在提出的這個建議,果然讓劉邦龍心大悅。
便將這事交給他去辦,叔孫通去魯國,在那裡找了三十個宿儒,集體研究出一套禮儀。
他們用綿繩和稻草排列君臣位次,在郊外演習朝覲的儀式,劉邦也讓君臣們跟著去練習。
這時候的分封,已經完全搞定,呂后的兩個哥哥——呂澤、呂釋之也得到分封,呂澤封周呂侯,呂釋之封建成侯。
呂雉很明白,這個時候的功臣,自然少不得自己家人,否則這日後她依靠誰啊?
高帝七年十月初一,是大年頭一天——這裡必須說明,西漢時期的歷法,是以十月為歲首的。
不像我們現在正月初一才是大年頭一天。
為什麼以十月為歲首呢?中國三王時期,就對歲首有過不同的規定,夏時以正月為歲首,殷時以十二月為歲首,周時以十一月為歲首。
叔孫通草創禮儀制度,一個重要的內容就是秉承戰國末期以來“五德終始”的說法,確定一年的歲首。
什麼叫“五德終始”呢?這個說法是齊人鄒衍創造的。
他寫過一篇文章叫《主運》,說做天子的一定要得到五行中的一德,於是上天顯示其符應,他就穩穩當當地坐定了龍椅。
如果他的德衰了,另外的人有在五行中得到另一德的,而且這一德足以勝過那一德的,就取而代之。
這樣按照五行的次序運轉下去,就是歷史上的“改朝換代”。
鄒衍發明的這一套“五德終始說”,很得當時的推崇,有很多追隨者。
他們認為黃帝得“土德”,天就顯示了黃龍地螾,螾是什麼東西?就是大蚯蚓。
所以他的顏色尚黃,他的制度尚土。
後來呢,土德就衰敗了,木戰勝了他,在五行中木克土。
所以禹據木德而興,他建立了木德的制度,改用青色的衣服。
再以後湯以金德而克夏木,文王以火德而克商金,也都有他們表德的符應和制度服色。
鄒衍和他的追隨者們排好了這個順序,定出了五德的法典。
到了秦始皇得了天下,按照這個順序,他是應居於克周火的水德的,但卻一直不見上天的什麼符應。
因此有人對他說,其實這個符應在五百年前已經出現了,從前秦文公去打獵,捕獲過一條黑龍,那就是符應了。
秦始皇很高興,就以鄒衍們制定的法典搞了一套“水德”的制度。這套制度以十月為歲首,衣服和旗子都用黑色,稱黃河為“德水”。
所以這次叔孫通制定朝儀,當然也要按這一套行事。
PS:戰國末期以來隨著“五德終始”之說的流行,與五行相對應的五帝諸神,也成為帝王祭禮的上帝神。五德是什麼?就是五行:金、木、水、火、土。按照陰陽五行說推論,南方為火、為陽,神是祝融,顏色赤;北方是水,屬陰,神是玄冥,顏色黑;西方屬金,神是少皞(或作少昊),顏色為白;東方為木,神是太昊,顏色為青;中央屬土,神為黃帝,顏色為黃。其與五行相對應鳥獸是:南方為朱雀,北方為玄武,西方為白虎,東方為青龍。與五行相對應的還有五帝,即黃、青、白、赤、黑。秦始皇只祠“黃、青、白、赤”四個上帝,惟獨沒有建黑帝祠。為什麼呢,因為秦始皇以“黑帝”自命,崇奉的是“水德”。
第052章 母儀天下
更新時間2012…7…27 13:55:36 字數:2449
按照五德順序,漢代秦而興,應該是尚土德,叔孫通們大概覺得秦國祚太短,完全可以對他們所立的水德忽略不計。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