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部分(第1/4 頁)
她所使的是“木石潛蹤”障眼法,儘管她一個大活人就站在迴廊旁的樹叢裡,偶爾來往的下人們卻完全不會察覺到她的存在。這對於術士來說,是最初級的功課罷了。
這時,她聽見了顧原老先生那把滄桑的老聲。這老人家身材不高,聲音卻很洪亮。
“王爺,您若再不上書,附和誠王爺的人就更多了!”
“唉……”靖王還是一貫的軟和口吻:“顧師傅,孤能如何呢。王弟的做法能得到這麼多人的響應,只怕……”
“那些蠹蟲!”
顧閣老聲音鏗鏘有力,毫不留情地抨擊道:“提前徵稅,苦的還是天下百姓,偏偏那麼多人還拍手叫好,說要讓百姓顧全大局……大局!所謂‘大局’,只是他們想要保全自己的榮華富貴,而讓百姓犧牲的粉飾之辭罷了!”
咦?
顧閣老是個老憤青啊……
雲若辰聽得苦笑不已,這位老先生也太……太真相了。完全不像個做官的人呢。這麼大年紀了,還沒被官場上的風風雨雨抹平稜角,也算很難得了。
“顧師傅這話是否太重了?”靖王似乎很習慣顧原的語氣,他從十七歲起就跟著顧原讀書,兩人相交十三四年,彼此都很熟悉了。可惜的是,顧原這種烈火般的脾氣完全沒能影響到靖王。
“老臣說得是太輕了!”
顧原語不驚人死不休,滔滔不絕地說:“他們所上書提議的內容,說來說去就是一點,湊錢,買糧,能餵飽災民幾天算幾天,實在喂不飽就任由災民餓死算了。表面上說起來,好像是在盡力救災,但這種救法治標不治本!”
“他們就老想著,每天給災民兩頓粥,就算是賑災了。但很少有人想過,這樣能維持到什麼時候?當沒有糧食給災民賑災時,災民會不會變成流民,甚至流寇,圍攻京城?即使沒有演變成這般後果,大熱天裡災民在京城附近成批餓死、病死,也會形成很可怕的瘟疫!”
“這……”
靖王苦笑幾聲,顧原好像是說累了,一時間屋裡只傳來喝茶翻書的聲音。
片刻後,靖王才說:“顧師傅,孤這裡有份摺子,您替孤看看吧。”
唔,摺子?雲若辰頓時好奇起來,是老爹關在書房裡琢磨出來的賑災摺子嗎?她真想知道上頭寫了什麼。
“好,王爺,寫得好啊!”
不多時,屋裡竟傳來顧原的高聲稱讚。
哎?這下倒是大出雲若辰的意料。她還以為她的單蠢王爺老爹笨笨的,寫不出什麼像樣的建議。居然還能被顧閣老大加稱讚。以那老頭的性子,應該不會故意奉承別人才是吧?
但在顧原贊好後,兩人說話的聲音就越來越低,時而間雜著靖王的嘆氣聲。雲若辰判斷,靖王的建議或許很合顧原的胃口,但要在朝廷上透過難度一定很大吧?
當天稍晚的時候,雲若辰尋了個空隙偷偷進入外書房,想找找靖王寫的那份摺子。
外書房的文書打理得很整齊,雲若辰沒費多少工夫就找到了自己想要看的東西。
當她匆匆將摺子瀏覽一遍後,對靖王倒是改觀了不少。
靖王的摺子裡提出的首要建議,是“疏散”。
他認為不能任由災民聚集在京城外,這樣很容易造成大面積的疫病傳染,還不利於及時的救急。所以靖王建議,應該讓京城下屬的三十一州縣行動起來,把原本聚集在京城的災民分散下去,每個州縣分攤一部分,這樣救災壓力就沒那麼大了。
這建議讓雲若辰耳目一新,頓時感覺到老爹的智商和眼界不像自己原先想象的那麼差。看來靖王懦弱歸懦弱,腦子未必不好使,只是不像誠王那樣心機重而已。
可她隨後也想到要實施這建議的難度和工作量有多大!
怪不得別人都不提這種建議了,這可是要勞動全京城下屬幾千名官員的大工程啊!
而且朝廷之所以要把災民攏在一起,也是怕他們分散開來後形成流民,到時候當山賊的、當響馬的、當水盜的怕是要層出不窮了。更重要的是,離開了土地的流民,他們不再交稅,不受官府約束,無論從哪方面來說都是朝廷不能忍受的。
但靖王在隨後就補充道,可按照災民的籍貫、宗族分成數百伍甲,將所有災民登記在冊才疏散下去,層層官員交接清楚,在最大限度上保證了災民隊伍的完整,從而避免造成流民禍患。
再然後,秋收的日子就快到了,到時可以組織這些災民在下面州縣打短工幫忙收割,用他們的勞動力來抵賑災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