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部分(第1/4 頁)
其作品已經湮沒在歷史的長河裡。
北周世宗宇文毓能作詩。《周書…明帝紀》載:“丁未,幸同州。過故宅,賦詩曰:‘玉燭調秋氣,金輿歷舊宮。還如過白水,更似入新豐。霜潭漬晚菊,寒井落疏桐。舉杯延故老,令聞歌大風。‘”“帝寬明仁厚,敦睦九族,有君人之量。幼而好學,博覽群書,善屬文,詞彩溫麗。及即位,集公卿已下有文學者八十餘人於麟趾殿,刊校經史。又捃採眾書,自羲、農以來,訖於魏末,敘為世譜,凡五百捲雲。所著文章十卷。”
北周猛將高琳也能作詩。《北史…高琳傳》載:“周孝閔帝踐祚,進爵犍為郡公。武成二年,討平文州氏。師還,帝宴群公卿士,仍賦詩言志。琳詩末章雲:‘寄言竇車騎,為謝霍將軍。何以報天子?沙漠靜妖氛。‘”看來這位勇冠三軍的猛將也有較深厚的文學修養。
《北齊…楊愔傳》載:“楊愔,字遵彥,小名秦王,弘農華陰人。……六歲學史書,十一受詩、易,好左氏春秋。幼喪母,曾詣舅源子恭。子恭與之飲。問讀何書,曰:‘誦詩。‘子恭曰:‘誦至渭陽未邪。‘愔便號泣感噎,子恭亦對之殻ъぃ�煳��站啤!�瓙炙���潮磣嗍槁凵醵啵�錆笊⑹В�派����謎咄蠐嘌浴!�
北齊後主高緯雖荒淫無道,無治國之能,卻非常愛好文學。《北史…文苑傳…序》載:“後主雖溺於群小,然頗好詠詩,幼時嘗讀詩賦,語人云:‘終有解作此理不?‘初因畫屏風,敕通直郎蕭放及晉陵王孝式錄古賢烈士及近代輕豔諸詩以充圖畫,帝彌重之。……三年,祖珽奏立文林館,於是更召引文學士,謂之待詔文林館焉。”
北齊後主高緯的妃子馮小憐是一個才色俱佳的女子。北齊亡後馮小憐遭遇坎坷,在臨死前曾作《感琵琶弦》一詩,頗為感人。《北史…后妃傳下…齊後主馮淑妃傳》載:“馮淑妃名小憐,大穆後從婢也。……慧黠能彈琵琶,工歌舞。後主惑之,坐則同席,出則並馬,願得生死一處。……及帝遇害,以淑妃賜代王達,甚嬖之。淑妃彈琵琶,因絃斷,作詩曰:‘雖蒙今日寵,猶憶昔時憐。欲知心斷絕,應看膠上弦。‘”從這首詩來看,她很有一點作詩的天分。她是女婢出身,受過嚴格的歌舞訓練,應當有較高的詩歌修養。
北朝時期,《急就章》仍是蒙學教材。《魏書…崔浩傳》載,“浩又上《五寅元歷》,表曰:‘太宗即位元年,敕臣解《急就章》、《孝經》、《論語》、《詩》、《尚書》、《春秋》、《禮記》、《周易》。‘……浩既工書,人多託寫急就章。從少至老,初不憚勞,所書蓋以百數”。《北齊…李渾傳附弟繪傳》載:“繪,字敬文。年六歲,便自願入學,家人偶以年俗忌,約而弗許。伺其伯姊筆牘之間,而輒竊用,未幾遂通《急就章》。內外異之,以為非常兒也。”《北齊…儒林傳…李鉉傳》載:“李鉉,字寶鼎,渤海南皮人也。九歲入學,書急就篇,月餘便通。家素貧苦,常春夏務農,冬乃入學。年十六,從浮陽李周仁受毛詩、尚書……”
北魏時期,《毛詩》等儒家典籍也傳播到西域地區。北魏太和二十三年(499年),甘肅人麴嘉據高昌為王,史稱“麴氏高昌”,一直主動向北魏納貢稱臣,北魏封高昌王為“持節平西將軍、瓜州刺史、泰臨縣開國伯”。麴氏高昌積極推行中原地區的各項制度,使西域地區進一步接受了漢族先進文化的影響。《北史…西域傳…高昌傳》載:“(孝明帝)正光元年(520年),明帝遺假員外將軍趙義等使於嘉。嘉朝貢不絕,又遣使奉表,自以邊遐,不習典誥,求借《五經》、諸史,並請國子助教劉燮以為博士,明帝許之。”“其都城週迴一千八百四十步,於坐室畫魯哀公問政於孔子之像。……其風俗政令,與華夏略同,兵器有弓、刀、箭、楯、甲、槊。文字亦同華夏,兼用胡書。有《毛詩》、《論語》、《孝經》,置學官弟子,以相教授。雖習讀之,而皆為胡語。賦稅則計田輸銀錢,無者輸麻布。其刑法、風俗、昏姻、喪葬與華夏小異而大同。”
顏之推(531—約590年)是南北朝時期的文學家和教育家,是北朝時期家庭教育的集大成者。他出身於士族家庭,家傳有《周官》、《左氏》之學,早年受到良好的家庭教育。梁元帝肖繹時,官至散騎侍郎。梁亡後,投奔北齊,官至黃門侍郎。北齊滅亡後,他歸附北周。隋文帝統一全國,詔為學士。他的《顏氏家訓》是他對自己一生有關立身、處世、為學經驗的總結,是我國古代家庭教育方面的一部重要著作,被後人譽為家教規範,影響很大。《顏氏家訓…勉學第八》:“自古明王聖帝,猶須勤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