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部分(第1/4 頁)
於北京政府的最後一支政府軍力量。
北洋一大幫了擠在直錄,最後段、馮再次和解,經組織研究再三決定,他們將進攻的重點放在了山西的閻錫山身上。
山東一線,楊洪森與日本矛盾再次激化。
日本人不是好鳥,楊洪森也不是什麼好鳥。
就兵力而言,楊洪森佔有絕對的優勢,雙方爭奪本來只是膠濟線,不過現在卻擴大到了整個山東。
日本陸軍被楊洪森陰了一把,這個場子一定要找回來,他們開始在大肆增兵,
楊洪森卻未把這一切放在眼裡,他用更加狂妄的語言在日本領使裡叫囂著。
“如果日本政府不停止敵對的軍事行動,南京政府將展開全面報復行動。”
很顯然日本人未把楊洪森的警告放在眼裡。
北京方面當段祺瑞得知南方政府拒絕和談後,發出了威脅後把所有的希望壓在了日本人身上。
南京軍情處則在直隸開始了大規模暗殺行動,北京黎元洪也行動了起來,未來的政府班子裡總統他就不用想了,那是孫中山的,但是副總統,內閣總理還有一夥拼地,所以他找到了馮國璋,給了建設性意見,即撤銷北京政府擁護南京政府,直系保留直隸控制權的同時中央將東北三少劃給直系。
“這是誰的意思,是孫中山的,還是楊洪森的。”馮國璋當然要把事情問清楚。
“這是楊大帥的意思,北洋直系與南京政治觀點雖不同,卻同屬英美陣營,應當聯手對付傾日的段祺瑞才對。”
馮國璋擔心這是楊洪森的緩兵之計,“那麼到時將如何安置我北洋直系。”
“直系將自編成軍,北京作為陪都,馮公出任副總統。”馮國璋一時還無法下定決心,黎元洪便使出殺手鐧,“楊公同時將黑、吉、遼三省交由馮公,並且將撥款2000萬元的軍費。”
馮國璋頗為心動,目前北洋被打的只剩下了一個省,地狹、民貧、兵疲,已無力再戰,雖然黑、吉、遼關外三省乃苦寒之地,但是卻也可當作直軍安身之所,再者說那可是2000萬元軍費,那要撈多少北海的鯉魚啊!
“只是希望楊大帥能信守承諾。”
“這點馮公自然放心,沒有段祺瑞,剩下來的事大可用談判加以解決。再者說,日本人真的逼退了北伐軍,直系只怕再難有立足之地了。”
馮國璋此時對段祺瑞仍恨意綿綿,這傢伙仗著有日本人的全力支援,在大敵當前之時,與他搶直隸,現在直系只剩下直隸這塊地盤了,再這麼搞下去,北洋直系最終將為皖系所吞併。
“那些一切就勞煩黎兄居中協調了。”
“馮公,儘可放心。”
馮國璋與黎元洪商議後,立即召開了北洋直系將領擴大會議,並將致電廣泛地爭取各級將領的意思。吳佩孚支援幹掉段祺瑞與南方和談,有了直隸和關外省份,進不足,而退有餘。馮國璋對前線的情況並不太瞭解,但是吳佩孚瞭解,如果真要讓北伐軍渡過了黃河,北洋很快就會土崩瓦解。目前,部隊士兵逃亡十分嚴重,徵兵工作極不順利,各別地區甚至搞出救國鐵血團,交道線基本癱瘓,補給完全靠自己。吳佩孚如實的上曹錕彙報了外面的情況,曹錕與馮國璋收到了吳佩孚的報告後,決定推倒段祺瑞。
為了讓堅定段祺瑞抗戰之決心,日本為其提供了二個師的裝備,裝滿日械的日本貨船就停靠在天津港外,段祺瑞在直隸強徵兵勇,加快武裝。此時,與南軍對峙的吳佩孚突然揮師到達了北京。吳佩孚到京後,徐樹錚立即趕到段公館。
“什麼,吳子玉,率兵回到了北京?”
“是的,他們的部隊剛剛到達。”
“他們這是要用我的人頭去作投名狀啊!”段祺瑞這個老江湖自然清楚馮國璋的意圖。
“馮國璋與孫中山或楊洪森只怕早已達成一致,還請總統當早做決斷。”
“我該當如何?”
“不如連夜去天津,再行剪除直系。”
段祺瑞擺了擺手,這種兩虎相鬥的局面,只怕是楊洪森最願意看到的,“我去會會馮國璋,你先去天津,再到南京走一趟,一切你相機行事。”
第十八章 英國核潛艇被撞沉了
徐樹錚趕到了天津,看到倉庫裡的這些沒開包日械靈機一動,秘密會見了東北鬍子張作霖,他把日本人援助的這批軍火都給了張作霖,他要全力扶助張作霖,留下一根芒刺,不管是對直系,還是南京政府都是極有意義的。張作霖吃下這批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