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部分(第1/4 頁)
防守不是吳佩孚的辦事的風格,進攻才是王道。
任你幾路來,我只一路去,可問題是,這一路誰去。所以,他準備借革命黨入晉,找個藉口把部隊拉到山西,讓皖系的那幫人頂在前面。等日本插入後,南軍大概就沒有心意再北伐了,那個時候才是反擊的最佳時間,至於距離那個最佳時間還有一段時間。
皖系會儲存實力,直系也會儲存實力,而現在比的就是耐心,玩的就是心跳。
在段祺瑞的承諾下,馮國璋又一次被說服了,
蔣智清此時正躊躇滿志,楊洪森先將其調入中央學校高階指揮員班,三個月後他來到了湖北,在張孝淮的手下擔任旅長,這可是實實在在的軍權,北伐動員後,他率軍北伐,作為尖刀部隊一路向北,所遇北洋軍被打的四散潰逃,他繼爾升任為師長,他的升官的速度之快,足以一些人眼紅,正因為如此,他的表現欲更強。
“總司令,我已率部佔令許昌,我已率部佔令許昌,等待下一步指示。”
蔣智清發出電報不久就升任為師長,其轄下中央陸軍第35混成旅整編為中央陸軍第44師,同時授予其中將師長,寶鼎勳章一枚。
他一下就牛了起來,他致電張孝淮指出應趁北洋軍潰敗之機,繼續向北推進搶佔戰略要地鄭州。
張孝淮回覆命其繼續留守許昌掃平周邊縣城,發動群眾,實施土改。
蔣某人對發動群眾,實施土改並不支援;再者,他是一個職業軍人,這是政工乾的事。在這種大好的形式下不繼續擴大戰果卻留在許昌讓蔣智清有些不滿,他認為這是張孝淮有意打壓他,遂再次致電張孝準,希得得到允許他率部繼續北伐。
張孝淮沒有準許,因為沒有必要對吳佩孚窮追瘋打,現在在這裡等著馮玉祥出潼關就行了。楊洪森在其北伐之時就曾致電“不要將北洋軍打痛了。”這是要全殲吳佩孚,如果北伐軍太猛,吳佩孚認為自己不可能應付的話,把部隊撤入山西、直隸就要有大麻煩了。作為楊洪森的嫡系將領,張孝淮已經事先得知了山西方面的一些內幕訊息,國民黨員山西省長閻錫山正在策動起義。這些內幕訊息以及大的戰略規模根本就不是蔣智清可以瞭解的。
因為楊洪森此時正在東線指軍作戰,蔣智清將自己的一點意見與陳其美交流一番。
陳其美曾多次在孫中山面前提到過蔣智清,所以孫中山對他很些印象。不過對於蔣智清的這個軍事意見他還是很讚賞的,此時擔任陸軍部部長李烈鈞卻聲言要撤蔣智清的職,因為他不聽指揮,且越級擅權,如果不是陳其美和他硬頂,加之孫中山勸解,蔣智清的師長就算坐到頭了。
李烈鈞與楊洪森以前是有一些不和,甚至對楊洪森很有意見,但是他對楊洪森又是極為敬佩的,因為他曾經想作卻沒有幹成的事楊洪森全乾成了。北伐關於全域性利益,李烈鉤更是不敢怠慢,蔣智清這個軍事計劃看似不錯,但也就忽悠孫中山和陳其美。
“先生,應該按原定的軍事計劃行事為妥。”李烈鈞委婉地表達了自己的意見。
陳其美冷笑道,“現在的形式比預估的要好的多,如果玉琨在也定如此主張。”
“若逼之太急,吳佩孚大軍退入山西、直隸必將對山西閻百川的起義將造成巨大的損力。”
閻錫山那個鬼孫子,提起他陳其美就來氣,這個傢伙先是抱老袁的腳,後又抱老段的腳,讓他起義早一點策應,這個傢伙老是在哪裡猶豫不決,一點也沒有革命家的大無畏精神。
“窮寇罷了,能有多大作為,再者吳佩孚也不過一個白面書生。”
李烈鈞無語,靜待孫先生最後意見。
“我不干預一線的指揮,但是可以向張孝淮建議其膽子放大點,日本人在山東已經把事鬧了起來,如果真的打起來,我怕玉琨吃虧,河南方面的戰事應早日結束。”
李烈鈞眉頭緊皺,“當初陸軍部計劃中也將日本人這一因素考慮進去。看今日山東的形勢,河南的確要加快。”秉承大總統孫中山的意旨,李烈鈞分別致電西安馮玉祥、信陽張孝準,加快程序推動河南戰事的早日結束。
第十六章 顯聖集體詐屍
蔣智清接到陳其美的電報後心中大喜,立即召開師團長軍事會議。44師全體幹部心態和他差不到,他們到目前還沒有與北洋軍打過人什麼硬仗。至於對吳佩孚的認識只是停留在白面書生這個層次上。
吳佩孚是秀才出身那是不假,可秀才也分三六九等。當初段祺瑞愛惜其才收入帳下,不過吳佩孚太傲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