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部分(第2/4 頁)
隨著,威爾遜妥協的外交政策,使得日本的勢力範圍伸入到太平洋,美國需要中國來扼制日本的海外擴張勢力。美國有意扶持中國海軍,駐美大使克萊恩曾向楊洪森表示,美國願意幫助中國建造1至2艘戰列艦。
“我們願意幫助中國發展海軍力量,來扼制日本的野心,恢復臺灣的主權。”
克萊恩知道中國在實現了一系列的領土主權後,楊洪森迫切地希望收復臺灣。
他猜的不錯,楊洪森的確想收回臺灣,但是他並不想在這個時候與日本來一場全面戰場,日本的海軍實力,是中國拍馬也追不上的,過分的發展海軍將會進一步刺激日本,中國目前需要時間來發展經濟,而戰列艦的維護費用高昂,在楊洪森的心目中戰列艦已經被淘汰了。
“多謝領使先生的好意,不過戰列艦價格驚人,且維護高昂,中國目前還無法承受。不知中國政府是否可以向美國購買戰列艦以外的軍艦。”
中國海軍在這位總理的指導逐漸進入理性消費時代,這讓克萊恩很讚賞。
“我國海軍需要30至40艘潛艇,……。”
如同陸上的坦克,歐戰結束後潛艇也倍受各國關注,目前中國海軍擁有15艘近程潛艇,楊洪森準備在將這一數字翻一倍,另外,他還準備與美國在潛艇技術方面展開多層次的交流。
美、日關係在日本勢力範圍進入南太平洋又逐漸緊張起來,雙方進入了新一輪海上軍備競賽。
與如日中天的美國相比,現在的日本根本不堪一擊,雖然為了回應美國的挑釁,日本海軍部搞出“××造艦”計劃,但是國內經濟復醒遙遙無期,如此規模宏大的“××造艦”計劃缺乏足夠的資金保障,而且中、日之間還在進行著陸上軍備競賽。比起美國海上的威脅,朝鮮方面中國的威脅更大,所以在新一年財政年度的軍費開支決鬥中,陸軍部對於戰勝海軍部充滿信心,但是讓陸軍部將領們失望的是,最後海軍再次勝出。
在陸軍將領提出《朝鮮威脅論》時,海軍將領推出了《臺灣威脅論》。
近日,美國準備向中國出口了20艘潛艇,屆時中國潛艇的總數量將達到35艘,據訊息靈通人士稱這些潛艇將部署在臺灣海峽,這些潛艇對於日本海軍來說已經構成了巨大的威脅。
“中國海軍正在崛起,我們要保持警惕。”
第十七章
美國所賣給中國的20艘潛艇都是一戰前製造,它們與德國的潛艇相比在效能方面有著明顯的差距,美國海軍正在打造新一代潛艇,為了盤活固定資產,美國將這批潛艇打包賣給了中國。
日本海軍部為了誇大中國海軍的崛起速度,將這些潛艇的效能整整提高了二個檔次,賦予其強大的攻擊力,戰列艦群在它們眼裡不過是一盤小菜,這讓手握材料的大佬們也不免為之心驚。
如果中國擁有了強大的海軍,在美國的幫助下奪取了遠東的制海權,那必然會威脅到了本土的安全。
日本必須將敵人阻擋在國門之外,那麼就必須優先發展海軍。
海軍有一個很響亮的口號,“我們不怕與中國人打化學戰。”
陸軍卻沒有這份底氣,一場生物化學戰對於日本軍隊那將是一場可怕的惡夢。
拿著撥款,那些海軍將領嘲笑著陸軍將領的無能。
日本陸軍最近的表現實在太令國民失望了,日本的國際聲譽也因陸軍的種種不良表現而受到影響。
下層陸軍將領這時行動了起來,他們準備在中日挑起事端,迅速擺平中國,他們準備先發制人,對中國實施“核”打擊,他們準備先在朝鮮開啟局面,但陸軍的高階將領卻要謹慎的多,韓國的作用就是充當中、日之間的緩衝區,如果日本對駐朝中國軍隊先行實施“核”打擊,不但會受到國際社會輿論的聲討,而且還會成為中國實施報復的藉口。
這些傢伙正在用國家的前途來賭自己的個人前程,結果這群狂熱的愛國者被抓捕了起來,不過他們行為因為是出於愛國的正義舉動,所以並未受到嚴懲。
日本方面認為欲吞併中國必先消滅孫中山、楊洪森,此兩人不死日本在華的行動將無法順利展開。楊洪森更是日本人重點照顧物件,不過讓日本人很失望的是,這個弟子留日期間並不突出,因為參與革命活動,差點被遣送回國。畢業回國後他沒有進入清朝軍隊,而是人間蒸發了,因為不停的變換姓名,很難查到他的過去,其後組織領導了安慶起義,失敗後又再次蒸發,直接到安徽二次起義才又出現,正如他自己所言,“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