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部分(第3/4 頁)
只是有依據的國際法庭數字,是很保守的數字,南京大屠城戰亂、屠殺、逃難所造成的中國人罹難,應該在百萬左右。老作家克陽幾十年來噩夢在身,決心集石成玉,遂成本書,還原歷史,以正視聽,以慰英靈,以警來人,以饗讀者。
上篇:一路硝煙 目錄
第一章 父子仇 …… 3
第二章 夫妻怨 …… 9
第三章 兄弟恨 …… 18
第四章 姐妹情 …… 30
第五章 大顯威 …… 39
第六章 大挫折 …… 51
第七章 大磨鍊 …… 61
第八章 大起步 …… 71
第九章 兩家緣 …… 78
第十章 兩地心 …… 87
第十一章 兩碰壁 …… 97
第十二章 兩面官 ……108
第十三章 亂中亂 ……119
第十四章 英雄淚 ……129
第十五章 蒙團猛 ……140
第十六章 生死戀 ……153
第十七章 青春夢 ……162
一路硝煙第一章 父子仇
第一章 父子仇(1)
津浦鐵路與洪澤湖之間,田連阡陌,河流縱橫,也有些丘陵地和小片湖泊,原本是富庶之區。然而,百餘年來,兵火連綿,匪患日盛,鬧得丁口減少,荒地增多,便是山林和村竹,也被摧殘得稀疏可數了。
山,無論大小,都有川穀和溝壑,而在這裡,別管川穀大小,統叫作“港”,還要冠上主人姓氏作為具體地名,諸如張家港、李家港之類。港,本是海灣名稱,把它用於谷地,別處大概沒有。據沿襲下來的傳說,很久很久以前,這兒本是海洋,後來淤成內陸,港就成了谷。
在一片丘陵地裡,有一道東西走向的大川穀,川裡有一條能行駛雙桅木船的長河,因為當地首富姓蘇,這大川穀便叫蘇家港。這“港”裡村莊小而密,中央部位卻有一座兩百餘戶的大村,一圈磚城,三座大寨門,城外還有圈立式單層鐵絲網。村寨北靠矮山,南臨長河,寨牆裡外都有些大樹,遠看去就像一座城邑,氣派得很。
這便是本“港”首富村,蘇氏莊園。然而,江淮間對於城寨的稱謂也特別,縣治所在地有牆沒牆都稱城,農村和鄉鎮凡有城牆的統叫圩子,土匪踞點才叫寨,“寨”也就成了諱詞。蘇氏莊園既有一圈磚城,依地方通例,它也就叫蘇家圩子。
民國二十六年農曆臘月24日下午,蘇家圩子南門外,由許多塊打穀場連結起來的土廣場上,有800餘名衣著五顏六色、長袍短褂的兵丁在操練步伐。喊操的是個黑臉大漢,說話是山東南部口音,不時粗野地吆喝著:
“聽著!當兵的進營盤,就好比囚犯上刑場,叫走就走,叫跪就跪,你姐姐的,你姐姐的!”
照陽曆,現在是1938年元月底,天氣很冷,這撥子剛拉起來的所謂兵,全縮著脖子弓著腰,步伐也很零亂。那黑臉大漢的叫罵,不起作用,這只是一群烏合之眾。
南圩門口,站著一位穿細呢料制服的軍官,在無表情地看操。他,細長身架圓臉膛,面容憔悴又蓄一抹小鬍子,一副心衰力竭的外表。此人便是這夥雜八隊伍的頭兒,也是本“港”首富蘇家大少爺,蘇祝週上校。
操練一陣,散隊休息。那山東大漢跑到蘇祝周面前,問:“團座,這麼著訓練行不?”
蘇祝周半合著眼反問:“你說呢?”
山東大漢答說:“俺說不清,反正訓練就是讓小兵聽話,打仗竅門就是膽大的嚇唬膽小的。”
蘇祝周冷漠地一笑:“老弟妙論!”
那大漢奔回操場,蘇祝周嘆口重氣,他那苦腦念頭,又像蛇一樣在心底遊動著。他自己不會帶兵打仗,那山東大漢名叫路得勝,是個現代馬快,捕人和行刑劊子手出身,隊伍怎能辦得起來?蘇祝周本人長年做警官,後在軍隊裡做政訓官, 曾在江蘇省保安處做過事,和江蘇幫哥兒們無所謂交情,也都認識。年前11月下旬,靠那些人幫忙,從顧祝同那裡辦來一紙委令,稱為“淮下獨立團”,他是團長,路得勝是少校團附。他回原籍來抓鬧50餘日,湊集了這800多人,每天在打穀場上走步子,就算是練兵。自從南京淪陷,江淮一帶也是司令多如牛毛,蘇上校手裡沒有軍事人才,真可謂有雄心而無勁臂了。他正在苦思到哪裡去尋找軍事幫手,勤務兵跑來報告:
“帳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