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8章 還沒設計?那你說個毛!(求發電)(第3/4 頁)
)。
比如未來的驍龍8 Gen 1,剛上市時,約80-100美元;
未來的平果A16 bionic,估價120-140美元。
其實,對未來科技集團來說,晶圓的生產成本極低極低,不足100美元。
但考慮到鉅額的研發投入和產能建設成本,處理器必須維持相對較高的售價才能實現可持續發展。
況且,就他家能有高階貨,必須賣得貴。
不賣這麼貴,收不回投資成本啊!
就跟藥品一樣,一粒靶向藥物的實際生產成本可能只有幾毛錢,但需要售價上千元才能補償研發投入。
在高科技領域,產品定價往往不是由生產成本決定,而是由研發投入、市場接受度等多重因素共同影響。
這也是為什麼即便擁有成本優勢,郝強仍需要謹慎制定產品價格策略。
仁總仔細聆聽完郝強的報價方案,微微點頭,重新燃起了希望。
如果真按郝強那樣給晶圓定價,沒有哪家手機廠商能承受得起如此高昂的晶片成本。
即便是現在提出的每顆處理器1500元的價格,依然算得上是天價。
不過,仁總很快調整了心態,這個價格勉強還在可接受的範圍內。
畢竟,這可是世界頂尖、獨一無二的處理器,領先同行數代,搭載這樣的處理器,手機售價自然也會水漲船高。
而且,仁總心裡還存著一個希望:只要採購量上來了,價格還有進一步談判的空間。
深吸一口氣,他開口問道:“郝總,如果我們的年採購量能達到一千萬顆處理器,貴公司能給出多大的優惠呢?
另外,我想問一下,這種高階處理器是否只向我們獨家銷售?”
仁總提出這個問題並非無的放矢。
他心裡盤算著,按照目前樺威手機的增長趨勢,2012年的銷量很有可能突破3500萬臺。
要知道,就在前年,樺威的手機銷量還只有300萬臺。
而在2011年,他們已經有望達到2000萬臺的銷量。
這種爆發式增長給了仁總極大的信心。
郝強聽罷,臉上露出了意味深長的笑容。
他緩緩回答道:“關於獨家銷售的問題,恐怕要讓仁總失望了。
我們的銷售策略不會限定於單一廠商。
不過,我可以向你保證,在同等條件下,我們會給予國產手機廠家更大的優惠力度。”
他頓了頓,繼續說道:“具體到價格方面,如果貴公司的年度相關手機銷量及處理器採購量都能達到一千萬級別,我們可以將每顆處理器的價格降到1200元。
更進一步,如果能夠達到五千萬的規模,我們甚至可以考慮將價格降至900元每顆。”
郝強補充道:“當然,從一百萬顆晶片起步預訂,初始報價為1500元每顆。
隨著你們相應手機銷量和採購量的增長,我們會相應地給予回扣優惠。”
他的意思是,採用他家晶片的樺威手機能夠賣一千萬部手機,而不僅僅是採購量。
誰知道樺威會不會幫其他手機廠商採購呢?
郝強這樣的意義,就是促進樺威手機銷售,而不是弄虛作假拿低價晶片。
仁總聽完後,陷入了沉思。
這個報價方案無疑給樺威帶來了巨大的挑戰,但同時也蘊含著前所未有的機遇。
如果能夠成功推廣這款搭載頂級處理器的手機,不僅能大幅提升樺威在高階市場的地位,還能在激烈的競爭中脫穎而出。
然而,要實現這一目標,樺威還需要在產品設計、營銷策略等多個方面做出巨大努力。
“郝總,能否詳細介紹一下你們的手機晶片效能引數?”仁總一臉期待地問道。
“呃,還在設計當中。”郝總攤開手,厚顏無恥地說。
你想要了,我自然安排設計生產。
仁總聽後愣住了,頭頂彷彿飄過無數個“草泥馬”。
他難以置信地追問:“郝總你的意思是,現在連樣品都沒有?”
心中不禁暗自嘀咕,難道剛才說了半天,都是在空口白牙地忽悠他?
郝強聞言,臉上露出一絲尷尬的笑容,他攤開雙手,坦誠地回答:“嗯,目前晶片還在設計階段。
不過你放心,只要樺威有需求,我們立即安排設計和生產。”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