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2章 脾氣(第1/2 頁)
《論語別裁》中說:“上等人有本事沒脾氣;中等人有本事有脾氣;下等人沒本事有脾氣。”
許多時候,脾氣和本事是反過來的,越沒本事的人,脾氣反而越大。
特別是有的中年男人,人生過半庸庸碌碌,在外不得已謹小慎微沒處發火,索性將滿腹的牢騷與情緒都宣洩在家中。
遇上這樣的丈夫,輕則需要忍受言語和負面情緒的摧殘,重則直接遭受家庭暴力,身心一同受到不可彌補的傷害。
近期熱播劇《小日子》中的朱大力,就是這樣的男人。
朱大力的為人,是十分割裂的。在外人面前,他充滿了關愛和熱情。
當鄰居需要幫助時,他總是第一個伸出援手;當工廠需求發展時,他也貢獻了自己的許多力量。
因此,在許多人眼中,朱大力一直是一個任勞任怨的老好人。可關上門來,一切都不一樣了。面對家人,朱大力冷漠、粗暴、缺乏關愛、大男子主義思想的本質全然暴露了出來。
首當其衝的受害者,當屬他的妻子張善亞。
在家中,朱大力佔據著絕對權威的位置,他剝奪了張善亞的發言權和選擇權,不允許她有自己的想法與追求。
平日裡稍有不順心,朱大力就對張善亞非打即罵,從不手下留情,對孩子的教育手段也以獨斷專行和打罵暴力為主。
在朱大力的影響下,整個家庭時刻處於高壓的環境中,令人喘不過氣來。
張善亞也活得像丈夫的附庸,偶爾充當一下幫兇,幾乎失去了獨立的人格。
直到60歲那年,忍耐了30年的張善雅亞,終於下定決心反抗朱大力,成功與之離婚。
這一刻,張善亞終於為自己活了一次。
生活中,許多女人面對丈夫的暴力和不尊重,總想著家醜不可外揚,選擇了忍氣吞聲。
殊不知,反倒助長了對方的囂張氣焰。
婚姻,不應成為女性的冒險之旅。
家庭,也不應成為暴力的遮羞布。
人到中年,若還在遭受來自伴侶的謾罵和暴力,請學著及時溝通,儘早化解。
別因為彼此的脾氣,唯唯諾諾,失去了自己的底氣。
無論男女,甩手掌櫃,不管家務的狀態也容易成為吵架的原因。
米勒、伯爾曼在《親密關係》一書中指出:只有在夫妻共同協作或家務承擔大體均衡時,雙方的婚姻幸福感才表現為正值。
簡單來說,就是夫妻雙方一起負責家中事務,更利於兩個人感情的穩定。
萬青有句歌詞我很喜歡:“是誰來自山川湖海,卻囿於晝夜、廚房與愛。”
兩個人的結合,就意味著將要出現許多夜以繼日的瑣碎家事。
而這些事,不該由一個人獨自承擔。
特別是人生過半,經歷過風雨陰晴,抖落過雞毛蒜皮,誰能不懂家務事的難纏麻煩。
如果家中無論哪一方?高高掛起,不聞不問,讓一個人獨自應付,不免寒了人心。有錢出錢,有力出力,平衡很重要。
曾看過這樣一則新聞,河南一戶人家,共患難了大半輩子,好不容易把孩子拉扯成家了,女方卻忽然一紙訴狀決心要離婚。
原以為是出軌家暴等緣故,細究才發現,原來是因為男方從來不做家務事。
以前念著他工作忙,拼事業,女方想著自己多做一點也就做了。可如今,男方早已退居二線,工作清閒,卻寧願整日泡茶聽戲,也不肯幫著妻子做一點家務。
不僅如此,還總振振有詞說:“家務不是本來就該女人做嗎?”
女方見自己每天忙裡忙外,不僅不落好,還被對方當成理所應當,一股無名火瞬時熊熊燃起。
從此,夫妻倆沒少吵架,最終吵到了對簿公堂的地步。萬幸的是,在工作人員的幫助和勸說下,男方意識到了自己的錯誤,開始主動加入到家務的處理中。
兩人一起洗洗涮涮,買菜做飯,感情反而比之前更好了。
說來有趣,其實丈夫積極做家務,不僅對夫妻感情有利,還能減少自己的患病機率。
很多男人,退休以後,幫助老伴兒做家務。
前兩年,知名sci期刊曾釋出過一篇名為《做家務可以減少中國男性的全因和癌症死亡率》的論文。
論文明確寫道,對於男人,每週經常做吸塵、擦地板、拖地、擦洗窗戶等重型家務,癌症死亡風險可降低約52;
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