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章 保守黨齊聚一堂(第1/2 頁)
眾人又是倒吸一口涼氣。
“不是在說包府的事情嗎?怎麼說到郡王世子沒完了?”
崔鶯鶯有些不滿的嘟著嘴。
“那你可是詢問過包鐿,為何如此篤定趙宗實會贏?”
“未曾,他沒給我詢問的機會,接著就在新宋門前遇到兩個軍中之人,就讓人回府了。”
“軍中之人?包鐿他還在國子監讀書吧?何來軍中之人的關係?莫非是包拯...?”
“包拯既然已經回京,又怎麼會和軍中之人有接觸?鶯兒你看清楚對方的容貌了嗎?”
“我過目不忘的本事兒,幾位舅舅難不成忘了?”
於是,就有人開始研墨,兩張栩栩如生的妝容展現在了紙上。
“這不是...曹家人?”
“包鐿幾時與曹家人有聯絡的?曹評和曹誘都是曹家目前第四代中的佼佼者,聽聞他們之前隨趙宗實父子倆參與貝州平叛,都獲得了擢升...”
“居然是這般?那日在常朝上,包拯言語中流露出對郡王世子趙宗實的推崇,貝州當地更是將他包拯快要神化了!”
“按照居簡所說,此次貝州平叛既得利者有龐籍、明鎬、包拯、曹評和曹誘,還有他趙宗實?”
“宗室子要軍功無用,所以曹家子才會那麼快升任豐州防禦使吧?”
“他們當真要去豐州練兵不成?京城那麼多禁軍不夠他們操練的?”
這個疑問似乎說出了在場很多人的內心想法。
“二哥你自己說,京城的禁軍如今怎樣?”
“在邊軍眼裡,我等禁軍無非就是看門狗,能怎麼樣?”
這話有些輕賤的嫌疑,但是又透著絲絲無奈。
“二哥你這個太子中舍也是個寄祿官,如今東宮沒有儲君...”
“嘶,務簡你現在是什麼話都敢往外講是吧?”
“大兄,不如...”
“妹夫無妨,本來就是家裡人閒聊,不必忌諱太多!”
中年文士瞪了一眼幾個弟弟,讓他們小心說話,隔牆有耳。
“鶯兒,你自己覺得包鐿這個人如何?”
“唔,原本爹爹和阿孃做主,我是有些不滿的,但是今日見過那包鐿後,覺得他這個人還是挺有意思的。他居然對我說小賭怡情,大賭傷身!大舅,你覺得他此話何意?”
中年文士搖頭,“包鐿在國子監算學成績中下,務簡,你是算學博士,如何看待他?”
“跟大兄瞭解一般無二,沒有什麼波瀾,算學比他好的學子不說多如牛毛,半數是有的。”
“可是今日包鐿馬上就算出了櫃坊的賠付金額,連那些櫃坊的夥計都驚呆了呢!”
“鶯兒你還小,那些櫃坊不會做沒把握的事情,他們是篤定趙宗實會輸,所以才敢標註如此離譜的賠率,反觀宋庠和曾公亮的賠率已經成為錦上添花的裴村,買了也不會有錢賠的地步。”
“不,僅僅只是宋庠,曾公亮的賠率不降反增了,甚是奇怪!”
崔鶯鶯這話一出口,眾人又是一驚。
“為何會出現如此怪異的賠率?宋庠和曾公亮不是一夥的嗎?”
“非是一夥,從一開始我們就錯了,趙宗實雖然與之二人賭仕途,但是此二人的背景也好,地位也罷還是有很大的區別的。外界都在傳,宋庠可能就是夏竦的繼任者,遲早會成為樞密使的存在。而曾公亮的仕途一早就被無形之力截斷了,恐怕再難進一步。”
幾個人又看向分析的呂居簡,等待他的下文。
“你們還記得曾公亮與丁度一起創辦的《武經總要》嗎?”
“自然知道,我和大兄還不止一次拜讀過呢!”
“問題就出在這本書上,我也是在這裡說,一次趙宗實前往御書房的時候,我就無意中聽到一嘴,他們好幾次提到了這本書,我還記得他當時是這般定義這本書的。標榜自己的功績勝過國家危難之上!”
“你這麼一說,倒也有這麼一層意思,很多事情沒法深究,總覺得有些陰謀論。”
“事實上,西夏和遼國的一些重要城池裡,已經出現了《武經總要》中提及的防禦弩機!”
“難怪這位郡王世子如此硬剛曾公亮了!那是在毀大宋的根基啊!什麼東西都可以寫出來的嗎?如今的書局什麼都敢印製什麼都敢售賣,你也不知道那些人買回去會不會直接落在李元昊或者耶律宗真的手上?”
眾人紛紛點頭,覺得呂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