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章 呂家眾舅齊聚會(第1/2 頁)
翻身上馬的包鐿,逐漸加快速度,朝著城外行去。
“喂,你等等,別走啊!”
“小姐,現在如何做?”
“追上去,話都沒有說完,人就走了!”
“小姐,還追啊?幾位叔老爺還在府上等小姐回去呢!”
“總得打探出他出城的意圖吧?”
不過賭個錢都是碎銀子,恐怕不會是急著去勾欄瓦舍的模樣。
如此這般年紀就嗜賭成性,已經在崔氏這裡落了下乘,要是再去青樓喝酒狎妓,那就直接打叉了。
兩名轎伕緊趕慢趕,終於在舊宋門追上了包鐿。
只是包鐿正在與人聊著什麼。
“小姐,包公子像是遇到了同伴,還追嗎?”
“追上去瞧瞧,看那裝束像是軍中之人,包叔父先前是陝西轉運使,認識幾個軍中之人倒也說得過去,他一介書生,又是怎麼認識軍中之人的?”
“包兄,別回頭,你似是被人盯上了?”
“什麼時候?對方是什麼人?”
“我們先前過來的時候,就已經注意到了那盞轎子,只是掛著的燈籠看不清字,不知道是哪個府的姑娘跟著你呢!”
“切莫取笑在下,兩位曹將軍這是要去城外莊子?那就一同前往吧!”
三人並駕齊驅,穿過舊宋門一路朝著新宋門城外而去。
“小姐,他們速度太快了,咱還追嗎?”
兩名轎伕氣喘吁吁的問了一句。
“那...先回府吧!爹爹和阿孃可能已經等急了吧?”
最近這些日子,包拯過府頻繁,舊事重提娶親之事。
淮陽崔氏向來以呂家馬首是瞻。
這些時日,崔家人都住在妻子呂氏孃家別苑。
呂氏是宋初宰相呂蒙正唯一的女兒。
外孫女崔氏聰慧在呂家上下很有人緣。
幾個舅舅都很喜歡小丫頭。
只是對包拯上門提親這個事情褒貶不一。
呂蒙正過世後,除了侄子呂夷簡進入中樞外,其餘的那些子嗣都很一般。
高不成低不就的。
好幾個都在國子監裡任職。
對包鐿也有所耳聞。
呂府如今就在外城,轎伕將轎子停在後門,遠遠就有丫鬟等候在那裡。
“小姐,怎麼去了那麼久啊?夫人和郎君找您呢!”
“快快快,回房收拾一下,就去請安了。”
“你還知道回來啊?到哪裡去了?一個女孩子,整天拋頭露面的,也不怕未來的婆家知道了。”
“母親,我還沒同意嫁呢!”
“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哪裡由的你的性子?七出都不記得了?”
女子的一句話,讓崔氏低著頭無法反駁。
像是她們這樣的官宦之家,更是注重這些東西。
“你一整天去哪裡了?幾個舅舅都在廳堂等你呢!快去吧!”
“起碼讓女兒梳妝打扮一番吧?”
“不必了,都在等你,我的女兒天生麗質,別讓那些俗物掩蓋了。”
呂氏帶著崔氏走進後堂,幾位舅舅紛紛笑著起身,其中就有那位呂居簡在場。
“鶯兒回來了?”
“鶯兒見過幾位舅舅,見過爹爹!”
“好好好,坐吧!滿頭大汗的,去哪裡瘋玩了?”
“她呀,該不會不滿你爹孃主持的婚事,私會情郎去了吧?”
“居簡,姑娘家貞潔重要,開不得玩笑!”
被坐在首座上的中年文士呵斥了一聲,青年端起茶碗抿了一口化解尷尬。
“小舅舅也沒猜錯,不過非是情郎,而是包鐿,包拯之子!”
“胡鬧,越發的沒有規矩了,定親前,雙方不得私下見面,這是規矩!”
又是那中年文士開口。
“大兄,鶯兒讓妹妹和官人寵壞了,妹妹給你道歉了!”
“咳咳咳,也是為兄太過緊張了。鶯兒,你與包鐿何時何地見的面?”
“沒有約好,就是在他府外見到他,跟了上去,然後在長樂坊櫃坊外一起立了賭約而已。”
說著還不忘將自己的那份契紙遞給了中年文士手上。
“你...你瘋了啊?大家閨秀居然賭錢?這要是傳出去,包府還能繼續議親?”
“鶯兒你真是越發的沒有規矩了,你母親說得對,從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