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4頁(第1/1 頁)
按說於真柔這麼對待謝三,張氏心裡肯定不舒坦。但攔不住謝三他自己說要上進。而且張氏不知道於真柔有武功,只以為她手裡有來自於府的兵法秘籍。張氏私下好好琢磨了一回,於府戰功赫赫,拿出來的東西肯定不假,連二房都眼巴巴把孩子送到她兒媳婦面前了,總不能便宜都讓別人佔了吧?於是,張氏每日盯著廚房給謝三燉湯進補,其餘一概不管了。柯祺和謝三在花園裡碰面時,看向對方的眼神都滿是同情。等等,這倒黴孩子憑什麼要同情我?柯祺和謝三很有默契地想到。氣氛一度非常尷尬。沉默了一會兒後,柯祺和謝三彼此微笑了一下,然後很有默契地轉開了腦袋。呸!他肯定是在嫉妒我!他媳婦對他那麼狠,所以他肯定嫉妒我媳婦對我這麼用心!嫉妒啊嫉妒,嫉妒使人面目全非。柯祺的第三場府試剛剛考完, 皇帝就於文和殿舉行傳臚大典,宣佈殿試結果。謝瑾華等眾多參加殿試的考生們再次排隊入宮。考生們其實挺不容易的, 他們照樣是天還沒亮就得在宮牆外等著,經歷了搜身、驗身等程式後才能入宮。文和殿外正對著白玉鋪成的廣場, 周圍沒有樹木的遮擋, 考生們就站在廣場上等候宣讀。吉時一到, 禮部的官員手捧皇榜站在高階之上, 先念三甲得中者的名單,再念二甲,最後才唸到一甲。這種情況與前朝相反。在前朝,最先被宣讀的其實是一甲名單。比較來說, 當然是安朝的這種宣讀方式更刺激人心。禮官每唸到一個名字,該考生就會出列, 在鴻臚寺官的引領下, 於御道指定地方行跪拜大禮。這一跪需得跪到整個名單宣讀結束才行。也就是說,誰考得好一點,誰就能少跪一會兒。所謂御道,就是隻有皇上才能走得道。這天底下除了皇上, 其他人就只有在考中進士的那一刻, 才能觸碰到御道。後世的人或許很難理解,但對於此時的人來說, 能跪在御道上,這就是一種榮耀啊。在前朝,原本只有一甲進士及第才有資格跪御道。到了今朝, 開瑞帝才准許所有的進士都可以跪御道。這就是他看重考生的表現了,此舉為他在文人中取得了不小的讚譽。柯祺對此覺得挺無語的。三甲的名單很快就唸完了,接下來是二甲。葉正平是二甲傳臚,也就是第四名。探花郎是一位江南的考生,二十六七的樣子,樣貌端正。榜眼是一位來自西南的考生,已經有四十多歲了,其貌不揚。狀元果然就是謝瑾華!謝瑾華按照鴻臚寺官的指引,往前走了好幾步,一直走到所有考生的最前方,才按照指示掀起衣襬行大禮。他這禮行得絲毫不錯,臉上的表情也依然淡定。謝瑾華之所以能如此沉穩,是因為他在這之前已經聽過柯祺的分析,在他順利拿到會元后,狀元之位基本不可能旁落。夫夫倆其實還偷偷分析過葉正平。謝瑾華覺得葉正平學問極好,就能力而言,是可以入一甲的,但究竟能不能入一甲,就得看運氣了。柯祺卻說,葉正平無論如何都進不了一甲。柯祺的理由很簡單。皇上需要均衡。在謝瑾華得了狀元的基礎上,如果葉正平得了榜眼或者探花,那麼一甲中就有兩位都出自秋林書院了,而且他們還都是京城的考生。就像後世高考需要按省份劃分數線一樣,此時的科舉雖然沒有明確劃分出錄取比例來,但柯祺研究過以前幾屆的錄取名單,知道皇上明顯考慮過地區上的均衡問題。此外,同科進士本來就容易結派。出於一些上位者的小心思,皇上也不喜歡領頭羊們攪在一起。殿試前十名的名次安排,很多時候都和才華無關,需要考慮的往往是政治因素。畢竟,本來就是全國最優秀的三百名考生湊在一起考試,前十名是最優秀的學生,要說才華,誰還能差到哪裡去呢?而結果正如柯祺所料,葉正平只得了第四。謝瑾華對柯祺心服口服。正因為柯祺猜中了,於是科舉的神聖性在謝瑾華心目中有所下降。一直活在象牙塔的他本以為科舉是絕對公平的,卻沒想到這背後還有著種種與才學無關的算計。謝瑾華雖沒有就此變得憤世嫉俗,但在通曉了很多所謂的成人規則後,他不可能一直保持著單純的文人之心。這大概就是一種成長吧。然而,謝瑾華的平靜卻無法掩蓋他人的激動。這不是普通的狀元!這是六元及第!考生們跪了一地也就罷了,官員們都在用自以為隱晦其實很熱烈的目光打量著謝瑾華,彷彿要瞧出個三頭六臂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