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智退亂兵(第1/2 頁)
張濟廣召集常熟文武主官議事,蘇州的節鎮兵算下來最快也要三四天才能到常熟,如何應對城外的亂兵,爭取拖延時間成為了主要目標,只要拖到蘇州節鎮兵一到,亂兵自然也就不是對手了。
縣令劉佔元拱手道:“使君容稟,不如開了常熟縣庫,給廂兵們先發一筆‘安家錢’,讓他們先散了。”
常熟都知兵馬使張延魯也頻頻點頭贊成。
劉佔元是當地父母官,覺得儘快息事寧人才是硬道理,畢竟廂兵們真的造反的話,第一個吃牢飯的如果是張延魯的話,恐怕第二個就是他了。
張濟廣卻並不急,他心裡認定了廂兵們必定有人指使,不如趁熱打鐵,索性把事情鬧大,將地方的軍頭們一網打盡,好好整頓一下廂兵。
錢弘佐作為副使也陪在一旁,聽罷臉上露出微笑,拱手說道:“若是要平亂,學生沒什麼本事,但若是說要拖延時間,學生倒是有一策。”
張濟廣眼睛一亮,忙請他道來。
錢弘佐笑道:“錢節帥在本地頗有威望,不如我們找人假扮他的公子,假稱錢少帥鈞臨,不說讓廂兵們散了,安撫一下還是可以的。”
眾人紛紛贊同,唯獨張延魯出言反對道:“不妥不妥,少帥在軍中任職多年,萬一被人認出,豈不是更糟。”
錢弘佐腦子一轉,道:“那不如假扮錢節帥的孫子好了,他年紀還小,總不會有很多人見過吧?”
張濟廣細細一思索,點點頭,又問道:“那誰來假扮呢?”
錢弘佐笑道:“除了學生還有誰呢?”
這下輪到張濟廣反對了:“不妥不妥,萬一出了事,我怎麼向大王交代呢?”
眾人輪番上陣勸張濟廣,反正一時半會也想不到好主意,不如就讓錢弘佐試一試,安撫一下城外的廂兵,防止他們狗急跳牆,萬一攻起城來,那可真就坐實了造反的罪名了,到時候常熟上上下下官員都沒有好果子吃。
次日,錢弘佐打扮一新,登上北門城樓,對著城下一通喊話,大意是我是錢元璙的親孫子,你們的事情我爺爺已經知道了,已經派大軍前來,為大家撐腰,田是一定不會收回滴,至於其他的,還在跟中樞爭取,但是呢,先請大家回家等訊息,不要給人造反的口實,不然到時候誰也救不了你們了。
城下有廂兵士卒嚷嚷:“你說你是節帥的孫子,為啥你不說蘇州話,而講官話?”
錢弘佐:“……”
心說壞事了,錢元璙鎮守蘇州三十年,一家子都住在蘇州城裡,沒道理孫子不會講蘇州話。
錢弘佐突然心念電轉,半真半假怒道:“大膽,我父親從小就送我去杭州陪世子讀書,哪來工夫學蘇州土話。”
這時旁邊常熟縣令劉佔元也幫腔道:“爾等放肆!公子他祖籍杭州,只會說杭州話,說官話是怕你們這群土包子聽不懂皇家的口音。”(吳越國百姓把國王當皇帝看的)
城下的人群中,一個裝扮成普通士卒的人正與邊上的手下交頭接耳,原來就是那晚姓沈的指揮使。
他橫眉怒道:“城頭那小子可真是少帥的兒子?”
他手下常年居於鄉下,哪來機會見過錢家的小公子,“看氣度,看言行,像。”
“什麼叫像!”沈指揮氣道,“去,讓人鼓譟起來,不放人就不走。”
剛剛得到緩和的局勢,立馬又變得緊張起來,廂兵們喊道:“請小公子作主哇”、“餓死在常熟城下也不走”。
這時,只見錢弘佐突然爬上女牆,引起城上城下的人紛紛驚呼,誰也沒想到他會這麼幹,竟然沒有人及時拉住他。
望了一眼腳下的城牆,錢弘佐有點腿腳發軟,常熟城雖小,城牆也有三丈高,算下來,得有十米高。
錢弘佐心中默唸了幾遍阿彌陀佛,大聲道:“眾兄弟們,我知道你們日子過得苦,今日,我代表錢家,向諸位兄弟們承諾,一定讓各位過上好日子,均田減租。在此,割發懸門,他日若沒有說到做到,你們便取下來,斬了我的頭髮!”古代崇尚身體髮膚不可毀傷,對於貴族來說,割發起誓很有可信性。
說完,掏出一把短刃,一把便割下了好大一把頭髮。又命人取來繩索,將頭髮懸掛在城門上。
城樓下,有人高聲道:“既然小公子都這麼說了,皇家的人一諾千金,我們就走吧,回家吧!”此話一出,響應的人頗多。
錢弘佐欣喜地望過去,見程仲諒帶著人站在廂兵人群裡,朝他微微頷首。心說朋友多了果然路好走,有人幫腔效果